以劳动筑基 以奋斗开路
新华社记者
2024年5月1日,又一个劳动者的节日!
大街小巷升腾的人间烟火、千里沃野上辛勤的耕作、神州各地奔忙的身影……大江南北,一派奋进的图景。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礼赞劳动,勉励广大劳动者拼搏奋斗、争创一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行各业劳动者砥砺奋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奋斗新篇章。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为广大劳动者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指引方向。
春回大地,草木蔓发。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各种苗木整齐堆放,等待“安家”,由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组成的补植小队正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好时机开展补植补造工作。
“目前春季绿化工作已经完成60%,计划在四月底保质保量全部完成。”八步沙林场副场长石银山说。
作为第二代治沙人的一员,石银山心中总是回想起2019年盛夏时节的那个场景。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在甘肃考察调研,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看到林场职工在进行“草方格压沙”作业,总书记拿起一把开沟犁,参与到治沙劳动中,不一会儿,就在沙地上开出一道两米多长的直沟。
“总书记的劳动本色让我们深受触动。我们每一位治沙人都牢记着总书记的嘱托,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沙漠治理好,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石银山说。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严谨有序的科研院所,神州大地处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劳动景象。
“原来的工作内容基本上是打铆枪,现在装配的重点是开钻铆机和进行数字化测量对接。”在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现场,张晨光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张晨光展示着正在工作的机翼壁板自动钻铆装置。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行各业劳动者砥砺奋进,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奋斗新篇章。图为2023年4月19日,在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天津火箭公司总装测试车间,班组人员在进行火箭装配。 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摄
从事飞机装配工作24年来,张晨光见证了飞机装配从模拟量传递的手工装配向数字化装配演进的整个过程。“如今,我们正研究怎么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飞机装配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新,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装配的提质增效,降低铆工的劳动强度。”
千里之外,成都大件路改造项目工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十九局华东公司四川项管部经理王海峰正在现场指挥珠江路跨大件路桥桩基施工。大桥紧邻地铁8号线,安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施工过程中,王海峰一直坚守一线,随时查看大桥施工对地铁结构变形的影响情况,确保桩基施工安全平稳进行。
在王海峰看来,“任务交给咱,咱就干好”是最朴实的工作信条。十几年来,寒来暑往、南征北战,他先后参加过盘海营、西成、郑济、中老等铁路建设。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中老铁路施工时,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全线控制性工程安定隧道、王岗山隧道建设,确保隧道成功穿越29个断层,克服岩溶、有害气体、高地应力等多重挑战。
新时代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
“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
在中国奋进的脚步里,劳动和奋斗始终是最强劲的脉动。
山西太钢,全球最大不锈钢企业,一度巨额亏损。2017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走进这家企业考察调研。
第一次考察时,“85后”技术员廖席正在进行新项目“手撕钢”的艰难探索,平均每两天失败一次。总书记提出的殷切期望,让他鼓足创新勇气。
三年后,太钢涅槃重生,全球最薄“手撕钢”研制成功。再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步入生产车间,廖席紧张又兴奋。
拿起一片“手撕钢”,总书记轻轻扭折了一下,称赞说:“百炼钢做成了绕指柔。”
“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在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上不断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让廖席更感责任在肩。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劳动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担当作为,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勇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建功新时代。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让劳动者受鼓舞、享荣光,是激发劳动创造力的必由之路。
春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京唐城际铁路运潮减河隧道盾构段施工现场一片火热。
中铁十四局京唐城际铁路项目测量主管李维川坚守一线,作为“盾构机的眼睛”,为“大国重器”地下掘进保驾护航。“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高级技术人员,是总书记的关怀激励我成长。”眼前的隧道仿佛联通了时空,带李维川回到11年前的北京地铁8号线施工工地。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沿着狭窄的工梯下到20多米深的地下作业平台,看望慰问一线劳动者。刚参加工作的李维川站在工友的队伍里,离总书记那么近,他感到特别幸运。
“总书记说,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殷殷嘱托,在李维川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11年来,他扎根一线,奋力打拼,参与了16条盾构隧道的测量任务。2021年,他一次性通过施工行业最高执业资质一级建造师的考试,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高级技术人员。
“今年是项目施工关键年,计划年中实现全线洞通,为京唐城际铁路项目全线开通运营奠定基础。”展望未来,李维川信心满怀,干劲十足。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快递小哥”刘阔一大早就骑上电动三轮车,穿行在街巷楼宇之间。
2019年春节前夕,在北京前门石头胡同快递服务点紧张工作的刘阔,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鼓励。“当时我刚装完车,正在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望我们。他一把握住了我满是灰尘的手,温暖又有力。”当时的场景,刘阔历历在目。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
几年来,这个在河北农村长大的“85后”小伙子一直牢记总书记叮嘱,努力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平凡的‘快递小哥’也是光荣的职业!”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大劳动者的关怀始终如一。正是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航空发动机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希望你们牢记使命责任,坚定航空报国志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努力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步伐,让中国的飞机用上更加强劲的‘中国心’”。2023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发黎明发动机装配厂“李志强班”职工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寄予厚望。
“李志强班”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李志强的名字命名,主要负责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总体装配工作。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沈阳黎明公司考察时,曾与“李志强班”职工亲切交流。
作为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发起人,李志强回想起十年多前总书记与“李志强班”职工亲切交流时的场景,依然心潮澎湃:“当时总书记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一直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
时代在变,奋斗底色不变。
西藏拉萨,49岁的美团外卖骑手黄建成身穿工服、头戴头盔,风风火火奔忙在拉萨的大街小巷。每接到一个订单,他仔细核对消费者的需求,确认商品数量、餐具数量,将餐品完好无误地送到顾客手中。
“做好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细心、耐心、贴心,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只要肯拼肯干,有汗水就有收获。”黄建成说。过去四年多,他日均送餐60余次,一年骑行配送距离平均4万公里,成长为骨干骑手,202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不断提升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维护好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
朴素的话语,道出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情怀。饱含的深情,让广大劳动者倍感温暖与振奋。
“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概括三种精神。
2013年4月28日,全国总工会机关,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65名劳动模范代表同习近平总书记围坐一起,畅谈人生梦想。
“我是第一届全国劳动模范,1950年,那时我才21岁。我为什么当劳动模范?我的梦想就是建设北大仓,现在这个梦基本实现了。”
说这话的是时年84岁的梁军,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也是第三套人民币上女拖拉机手的原型。
习近平总书记看着老人说,“你的事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知道。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你是很了不起。”
“了不起”,质朴的三个字,透出总书记对劳动模范的尊崇之情。
3月的科尔沁沙地,风中夹杂的砂砾打在脸上生疼。沙尘中,一个蹒跚的身影正在逐棵查看沙地中随风摇曳的树苗。他就是全国劳模、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布力彦嘎查老支书唐八十。
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图为2023年4月24日,中铁四局集大原高铁内蒙古丰镇段项目部举行“匠心筑路 技能报国”主题岗位技能比赛,建设者参加切割机操作项目比赛。 新华社发 王正/摄
“说话不多,干活不停”,这是牧民们对老支书的印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唐八十扎根沙地治理,锲而不舍,从80亩到600亩、再到现在的8500亩,演绎了“敢教荒漠变绿洲”的传奇。一枚“全国绿化奖章”见证了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
如今,在嘎查党支部和一任又一任党支部书记的组织带领下,全嘎查200多户群众共同治理8万多亩沙地,有效保护1.5万亩草场、4000多亩农田、覆盖附近12个村庄。现在的布力彦嘎查,草木葱郁,生机盎然,鸟语花香的家园又回来了。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2017年,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2022年,大国工匠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同来自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巾帼电焊工孙景南代表亲切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2020年11月24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那一天,每5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2000余名来自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齐聚一堂,接受党和国家给予的至高褒奖。
“我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继续精进业务水平,把劳模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全力以赴建好国家大工程。”全国劳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肖明清说。
作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多年间,肖明清带领团队研究和设计了60多座大型水底隧道,从“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到“中国铁路世纪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多座隧道创造了全国乃至世界之最。如今,他又带着团队向另一项“世界难题”——长达16公里的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发起挑战,打造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
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先进,劳动模范日益成为全社会光辉闪耀的群体。
201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191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工匠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2021年6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举行,29人获此殊荣,其中11位是劳模党员。
中华全国总工会定期召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评选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自2018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中国工会十七大至中国工会十八大的5年间,共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926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026名、全国工人先锋号4119个,全国五一巾帼奖2200名。各级工会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大力培养选树宣传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202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55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88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034个。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
以劳动筑基,以奋斗开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劳动者的关心关怀,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尊崇礼赞,必将激励、指引亿万人民奋发进取,在新征程上依靠劳动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执笔:樊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