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来源:《求是》2024/20 2024-10-16 08:32:03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编者按:岁月镌刻梦想,奋斗铸就华章。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本刊开设“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陆续刊发深入基层的采访调研文章,以小切口小故事展现新中国75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

石峡村的长城情

《求是》杂志记者 魏天舒

  清晨,站在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村口,抬头远望,就是陡峭山脊上蜿蜒而上的长城。饱尝岁月风霜的砖石,仿佛连接起一道道时光隧道,串联起古今文明。早在山脚下等着的,是石峡村长城保护员刘红岩大姐。看到记者畏难,大姐笑着说,这只是开始。

  长城石峡段,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长城景区西南5公里处。一番手脚并用的艰难攀爬,终于登上长城。崇山峻岭之间,望京楼、将军楼、鸳鸯楼、勺子城墩堡相望,U型“罗锅城”大弯更令人啧啧称奇。

  “这些年你们自发守护长城、传承长城文化,并依托长城资源走上了致富路,我很高兴。”今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石峡村所在的石峡关曾经是和八达岭关口有着同样战略地位的关城,明代均隶属于昌镇居庸路管辖。作为直隶京师的军事要塞,它是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塞外进入北京的要道。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活在这里的“长城儿女”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长城,依托长城资源推动乡村发展,绘就出一幅景色美、产业兴、文化浓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进入乡情村史陈列室,石夯、门枕、城门匾额……400余件展品讲述着这座昔日长城关堡的历史渊源。记者在这里见到了梅景田老人,就是他带动了整个村子的长城保护。

  自幼在长城脚下长大的梅景田已经80岁了。他还记得新中国成立那年,哥哥姐姐背起他在长城上畅快攀爬的场景,他说那时候风都是香的。1961年起,一批长城重要点段被陆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人们保护意识还没有完全建立,加上自然风化,历经沧桑的长城伤痕累累。为了不让宝贵的遗产消失,梅景田开始自发保护长城,劝阻游人攀爬野长城、乱刻乱划,这一干就是40多年。

  1984年,“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在全国范围开展,掀起了保护长城、修复长城的热潮。在梅景田的劝说下,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把散落的长城城砖、条石拿出来交给国家。

  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长城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在梅景田的呼吁下,石峡村长城保护协会成立,这是北京市第一个保护长城的农民组织。近20年来,人员几经变化,对长城的守护依然初心不改。为了守护好长城,在梅景田的带领下,这些年大家轮番上阵,阻止过偷挖长城城砖的,拦住过长城露营的。有些游客不理解还争吵,但村民都明白,守护长城,就是守护自己的家,必须坚持守护下去。

  因长城而建,因长城而兴,被群山环绕的石峡村在新时代获得了新活力。图为2024年5月17日拍摄的石峡关长城与山脚下的石峡村。 中新社记者 张宇/摄

  2019年,经过笔试、面试和体能测试,村里首批6名专职长城保护员正式上岗,刘红岩就是其中之一。长城巡查、监测险情、清理石阶、劝阻不文明行为……正式上岗后,刘红岩每周至少巡查长城5趟,每次要走五六个小时。“有了正规军,我们这些普通村民也没闲着,还是坚持上山守护。除了老人小孩,全村村民几乎都参加了。”村“两委”干部、长城保护志愿服务队队长谷淑梅说。志愿服务队每月自发开展2到3次活动,除了巡查,还会开展秩序维护、文明宣讲等长城保护活动。

  十几年前,石峡村还是一座寂寂无闻的山区小村落,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文旅深度融合,长城文化内涵被进一步挖掘,并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现在,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长城资源,石峡村以“村集体牵头、致富能人(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民宿产业为主体、农林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近年来,北京启动了近百项长城保护工程,并出台《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等,推动长城保护向更高水平迈进。延庆区文物局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要利用好这份独一无二的珍贵遗产,不断挖掘长城文化价值,整合长城和周边的文物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让古老长城展现出时代新貌。”

  “现在日子肯定更好啦。纳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城文化带建设了,大家保护长城的意识更强了,我们保护员的工作顺畅很多。”梅景田老人依然矍铄,“我会继续守护长城,让接力棒一辈一辈传下去!”

  记者手记: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75年来,长城见证了新中国的时代巨变,也见证了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石峡村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和顺古镇 如诗如画

《求是》杂志记者 梁佩韵

  走进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只见近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远处清溪绕村、水禽翻飞,一派山水诗画风光。

  和顺古镇为明洪武年间军屯戍边而建,是古代川、滇和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故称为“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

  2020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和顺古镇考察调研,了解丝绸古道交往、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如今,和顺古镇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每年迎来上百万游客,被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

  和顺古镇“五山环抱”、“三泉交汇”、“两水穿流”,村庄依山而建,与自然融为一体。“面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我们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夯实生态基础,才有发展‘底气’。”和顺镇党委负责同志说。

  “家乡好,最好陷河头,绿柳丛中穿紫燕,红莲塘畔卧青牛,结伴泛孤舟。”这是一位海外游子笔下的陷河美景。陷河湿地,是和顺古镇前的一片湿地,因人行其中极易陷入,被形象地称为陷河。曾经因为缺乏管护治理,导致陷河水质逐渐变差,淤积严重,水体功能难以发挥。为了恢复陷河良好生态环境,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下,和顺全力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高标准规划污水处理系统,对日常产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对水库、湿地实施河道清淤,在水库、河道内更新水生植物,不断净化水体。如今,经过保护治理,这里波光潋滟,舟移景换,一派田园秀色。

  和顺古镇内处处可见参天古树。据介绍,和顺人历来就有保护树木的传统,喜用树来命名巷道,如黄果树巷、槐果树巷等。和顺魁阁旁长有两棵秃杉,已有500余年树龄。1931年,有人欲伐两杉,引得乡人反对。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父亲、辛亥革命元老李曰垓率众护树,写下《双杉行》长诗,刻于石碑上,诗末一句“有敢伐者头可斫”,成为乡规。近年来,古镇严格落实“林长制”、“挂巷包户”等环境治理机制,加大营林造林和保护力度,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4%,成为动植物和谐共生的乐园。“目前,古镇内的古树名木约有110株,陷河鸟类从原先的3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280余种。古镇虽然人气很旺,但丝毫不影响野鸭、紫水鸡等在河边栖息,百鸟逗趣的场景非常和谐。”和顺镇村镇规划中心主任陈杰说。

  如果说生态是形,是古镇最耀眼的底色,那么文化就是魂,彰显着古镇独特的神韵。长期以来,中原汉文化、边地民族文化、南亚和东南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和顺古镇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

  跨过和顺古镇入口的双虹桥,沿着火山石砌成的台阶拾级而上,穿过一个三开间式飞檐歇山顶大门,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建筑跃然眼前,这便是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和顺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建于1928年,由和顺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资创办,现有藏书13万余册。

  走进阅览室,只见报刊整齐摆放在木桌上,桌椅的边角被磨掉了漆,古色古香的图书馆内处处可见岁月的痕迹。阅览室正面壁板上挂有一副对联“书自云边通契阔,报来海外启群黎”。此联暗藏“机巧”,上下联前四字交互着读,得“书报来自云海外边”之意。讲解员解释道,当年由于陆路交通困难,从上海订购的书报,大多经由海路到缅甸,再用马帮驮运到和顺。这些来之不易的书报,也充分体现了和顺人对知识文化的渴求。

图为2024年8月11日,游客在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游玩。 视觉中国 曾三东/摄

  如今,借书阅读已成为古镇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和顺图书馆副馆长尹以耀介绍,在这座常住人口7000出头的边陲小镇,借书证就办理了3000多个,2023年外借的纸质书有2.8万余册。为方便读者借阅,馆内上线了信息检索机、电子书借阅机等数字化设备,除了具备电子书下载、古籍检索、信息查询等功能,还能定期更新展示内容,备受读者、游客好评。

  像和顺图书馆这样的历史文化建筑,古镇里还有很多。在大马帮博物馆,了解丝绸之路古道历史和马帮文化;到艾思奇纪念馆,领略哲学的魅力,感悟人生真谛;步入和顺小巷,体验古法造纸、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一场与时光的对话。

  不论是生态保护,还是文化传承,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人民的幸福生活。在一些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有的地方将原住居民搬出景区,迁旧建新,而和顺古镇并没有这么做。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作为和顺古镇开发运营的主体,我们特别强调将发展的成果和当地居民共享。公司共有300多名职工,本地居民就占到了80%以上,每年还用门票收入为全镇农业户口的5300多位居民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设立幼儿教育保障金、养老金等;全镇80%以上居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旅游发展,很多居民还将家里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餐厅,借着古镇的‘流量’经营致富。我们做到了在古镇开发过程中没有一户居民搬走。”事实也证明,只有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古镇才能越来越好,真正实现和顺和谐。

  记者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古城区、古建筑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和顺古镇始终坚持保护自然风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让“活历史”始终传续“烟火气”,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永葆忠诚的人民卫士

《今日新疆》记者 王旻辉 《求是》杂志记者 李民圣

  “我太激动了!党和国家授予我这么崇高的荣誉,我肩上的任务更重了。我怎么才能做得更好?”

  9月20日,海拔3000多米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守边护边爱国教育馆里,面对来访记者,“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72岁的原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治国必治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的平安。”边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位于其中的红其拉甫,塔吉克语意为“血染的通道”,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

  1949年12月,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这里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边防部队很难完成巡逻任务。这时,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父亲——塔吉克族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当起了连队的义务向导,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此后的23年,他带领边防官兵走遍了红其拉甫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他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是什么力量让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不畏艰险当起了边防连的义务向导?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向记者讲述了父亲时常提起的经历。自从人民解放军来了以后,牧民们发现,他们和以前的军队不一样。有的牧民家揭不开锅,是解放军给他们送去了牛羊和粮食。强降雪引发灾情后,是解放军把粮食、柴火、马草和药品送到牧民手里。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妹妹年幼时患上在高原上足以丧命的急性肺炎,是解放军医生免费给她治好了病。

  “是毛主席、解放军救了我们,解放了我们,保护了我们,我们不能忘恩啊!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这是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父亲常常教导他的话。

  1972年,当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父亲因体弱多病再也无法巡逻时,20岁的他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也接过了父亲的叮嘱:“是解放军把粮食、柴火、马草和药品送到咱们牧民的手里,让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你要接好我的班。”这一接力,便是37载春秋、700余次巡逻、3万多公里路程。

  37年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继承父志,足迹踏遍红其拉甫边防线,被当地军民称为边防线上的“活地图”。凭着多年的经验,他无数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一次,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带着边防战士骑着牦牛经过开拉阿甫河,走在最前面的他被一个大浪冲到一块石头上,腿部骨折,痛得几乎晕过去,另一名战士也被冲入汹涌的河水中。千钧一发之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不顾伤痛跳入水中,硬是把战士拉了回来,但很快,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就不省人事,经过数小时的抢救才挽回了生命。这样的险情还有很多次,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头、肩膀、肋骨和腿多次受伤,但他从来没有停止守边护边的脚步。

  当上级领导专门来看望巴依卡·凯力迪别克,问起他有什么要求时,他郑重地说:“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图为2022年1月2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与边境民警、护边员一同升国旗、唱国歌。 喀什边境管理支队供图 谢清肆/摄

  2004年,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从武警边防部队退役的儿子拉齐尼·巴依卡,追随爷爷、父亲的步伐也成为了一名护边员。2009年,57岁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再也无力上山了,便把接力棒完全交给了儿子。“没有我们祖国边境的安宁,哪里有我们的牛羊,为国护边这条路,我一定要接好班,走下去。”拉齐尼·巴依卡这样对父亲保证。10多年来,在红其拉甫边防线上,拉齐尼·巴依卡每年巡边12次,每次都要冒险翻越8座雪山达坂、蹚过42条冰河,穿越经常雪崩的“死亡之谷”。

  2021年1月4日,是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那天,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为救一名落入冰窟的孩子不幸牺牲,生命定格在41岁。“失去儿子我心里特别难过,我很想他。”说起拉齐尼·巴依卡,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眼里噙满泪水,“但他是为了救孩子牺牲的,我为他感到骄傲。”拉齐尼·巴依卡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边民富,边防固。谈起今天的生活,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满是欣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曾经闭塞的高原,如今交通四通八达,变化天翻地覆。毡房和石头房变成了安居房,水、电、路、宽带通到了家家户户,旅游业、养殖业蓬勃发展,还建有新疆首座高原机场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机场……同时,巡边路也修宽了,装备更先进了,直升机、无人机等已经广泛运用,巡边路上最危险的路段也修了30多公里山路。

  在采访的最后,当记者问起老人最大的心愿时,他深情地说:

  “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70余年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家三代接力护边,以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党的绝对忠诚,在苍茫的帕米尔高原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座丰碑凝结着边疆各族人民深厚绵长的爱国情怀,激励一代又一代边疆儿女守护边境安宁、国家安全。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 校对 - 夏明月 高胜军 审校 - 徐勇林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0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