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
2月,习主席对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农产品出口遍及137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省,已实现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建档立卡时的8.79%下降到2019年底的0.41%。
日前,记者来到河南省卫辉市太公镇韩窑村采访,从这个深度贫困村的脱贫“史记”中,探寻广大农村走向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密码。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3000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将对小康生活的向往,以诗歌形式传唱。
清明时节,河南省卫辉市太公镇韩窑村村民韩根喜捧几束菊花,拎一袋山果,来到位于老村后山山顶的韩氏祖坟前焚香祭拜:“列祖列宗,咱村脱贫啦!”
山下春麦抽穗,油菜花开,新农村社区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村民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呈现一派复工复产繁忙景象。
安居记
百年黄土变钢筋水泥
【村史记载】180多年前,清道光年间,一韩姓流民,衣衫褴褛,拖儿带女,在豫北太行山涧中颠沛流离,无食果腹,疲不能行,遂挖窑遮风,烧荒垦壤,落此为居。此后数十年,方圆3县13姓游民流落于此,在兵荒马乱中苟安山野,繁衍生息。
盛世修史。昔日依山而建的数孔寒窑,在卫辉市人武部的帮建下,已变身为韩窑村村史展陈馆。
“咱韩窑与众不同,有天窑。”记者跟随讲解员、窑洞原主人韩锡成沿洞内幽深通道拾级而上,至绝壁处,拨开荒草遮掩的洞口,眼前豁然开朗。
这个洞口,见证凭险当关御敌寇的壮举。抗日战争时期,转战韩窑的卫辉抗日游击队曾在此设瞭望哨,监视扫荡的日军。
这个洞口,见证韩锡成父亲人生的最后时光。冬天窑寒,夏天窑潮,老人罹患皮肤病和关节炎,痒痛交加,苦不堪言。
这个洞口,见证映照韩窑巨变的时代霞光。2015年冬天,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从北京传到深山。已从土窑搬到石头房的韩锡成和老伴在窑洞口晒太阳,远远看到两辆小汽车开进了村子。第二天他们才知道,那是扶贫普查工作队来了。
那时的韩窑村,地无水,人无梦。展板上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该村贫困发生率达64.03%,由新乡市安监局、卫辉市人武部共同帮扶。因村小、土薄、地狭、水缺,发展潜力匮乏,当年9月,政府决定在距村1.8公里处修建新型农村社区,将韩窑村和毗邻的两个村整体搬迁。
新村一期工程建设开工时,韩锡成专门跑回窑洞铲了一小袋土,倒进水泥搅拌机。他说:“树高千尺不忘根。把老窑土砌进新楼里,给乡亲们留个念想。”
2017年9月,韩窑村首批17户贫困户搬入6层电梯楼,余下45户村民将陆续在2020年完成搬迁。看到左邻右舍搬进了新房,村里的未搬迁户羡慕不已,帮扶工作队也因此加快了动作。然而,当脱贫攻坚战进入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突然打响,两战交织,压力如磐。
为了让村民们在吃新麦前分到新房,河南省军区将誓师动员和作战部署会开到韩窑村田间地头,现场成立脱贫攻坚决战指挥部,由1名机关干部和新乡军分区、卫辉市人武部各1名主官驻守一线,军地联合向整村搬迁、产业升级、文化建设等“硬骨头”展开会战。
看到这场景,韩锡成说:“听老人们说,上一次村里来这么多军人还是抗日战争时候,这阵势跟当年打仗一样!”
望着两栋已经封顶的安居楼,新乡军分区司令员王锋钊感慨道:“战争年代,卫辉人民勒紧裤腰带,用一把把小米养育八路军。这份恩情,我们这一代军人一定要补上!”
子弟兵对人民的血肉深情,都浓缩在展陈馆播放的歌曲中:“风也牵挂你,雨也惦记你,住过的小山村,我是否对得起你?你那百年老屋,有没有挂新泥?我来的时候,你倾其所有,你盼的时候,我在哪里?”
乐业记
求神拜佛变双手致富
【村史记载】100多年来,韩窑村村庙中供奉着玉皇大帝、龙王、财神、关公等塑像,寓意有天保佑,有水滋润,有钱可赚,有人撑腰。曾经漫长的深山岁月里,祈福者众,香火颇旺。
“过去,村里再穷不穷神。神像最早‘住’进石头房,供桌前细米白面、点心果蔬四季不断。”戴了多年穷帽的徐锡保谈起诸神,五味杂陈。
2018年8月,韩窑村久旱无雨。卫辉市人武部政委刘军伟到待搬迁户徐锡保家调研时,正碰上提着水果去庙里求雨的徐锡保父亲。
“都啥年代了,还拜神?”刘军伟一愣。徐锡保连忙解释:“村里就一口老井,人还喝不饱,哪有闲水去浇地,老人也是急得没办法。”
要拔穷根,先除旱根。不久,市人武部协调资金为老水井加装深水泵、铺设地埋管,既解除了吃水之忧,又缓解了灌溉之需,庄稼的收成也越来越好。
米袋子满了,钱袋子咋办?徐锡保自豪地说:“俺村人现在都有3个身份,钱袋子不愁!”
一是新农民。以“公司+农户”模式发展种植产业,企业下订单,农户交农产品,红薯、辣椒等作物有了销路。
二是工人。由太公镇引进、卫辉市人武部参与建设的食品加工企业,村建厂房,公司租用,农民务工,村集体年增收14万元,务工人员月均增收2800元。
三是股民。村民参与育苗基地、光伏发电、肉牛养殖等扶贫项目分红,人均年增收2000元。
当千里之外的陕西韩城花椒落户韩窑时,打着韩窑品牌的自热米饭、火锅、酸辣粉等精加工食品,也登上大江南北的餐桌。
一个深度贫困村变革风云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转型升级的时代轨迹。卫辉市扶贫办主任刘桂宾说:“回望韩窑发展足迹,从延续百年的小农经济到汇入时代潮流的产业经济,得益于国家扶贫战略释放的政策红利,得益于军地扶贫力量的精准施策。”
最令韩窑村村民欣喜的是,今年3月27日,经卫辉市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验收并报上级批复,韩窑村正式脱贫出列。
这一天,新社区文化广场像过年一样热闹。军地领导宣布这一喜讯,原保中等最后一批贫困户喜获“脱贫光荣证”。
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初四。往年这一时节,是老一辈韩窑人进庙拜神祈福的良辰吉日。然而今日,缭绕的香火被文化广场的欢声笑语代替。
新风记
《寒窑记》变《韩窑记》
【村史记载】韩窑闭村锁户,少改天换地之斗士,多离巢弃窝之“飞鸟”;识文断字者寡,目不识丁者众。农闲时节,或山间游荡,或聚堆闲聊。村外姊妹换亲、村内异姓通婚、出村“倒插门”者多。改革开放之初,村中人口由400余人锐减至200余人。
韩窑村祖辈爱听的豫剧《寒窑记》,讲述了王宝钏苦守寒窑18年、苦尽甘来佩凤冠的传说。
戏中日月短,时代乾坤大。
而今,新编折子戏《韩窑记》唱道:“韩窑难熬出乡关,齐鲁打工遇姻缘。鸳鸯千里把家还,喜看如画新田园……”
曲调依旧,唱词迥异,新戏取材于一对新人“鸾凤还巢”的故事。
2017年初,因贫思变的韩窑村青年孔宏亮赴山东菏泽打工,与李庆娟一见倾心。去年国庆节,两人回韩窑村结婚,原打算过完年后,把小家安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娘家。孰料,两人越住越舍不得走,最后决定定居韩窑。
不仅娘家人不放心,就连本村一位嫂子也悄悄问李庆娟后悔不。她说:“家乡有的这边都有,不后悔!”
4月10日晚,在社区文化广场上,伴着欢快的《好日子》旋律,大嫂大婶们广场舞跳得正起劲;“双拥大舞台”的大幅屏幕前,孔宏亮正入神地看着电影《我和我的祖国》。
“这是我们的新韩窑,新生活!”一旁的李庆娟录制短视频并上传到网上,家乡的闺蜜们看到后纷纷点赞。
河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干事张红旗介绍,今年以来,省军区、新乡军分区和卫辉市人武部共同出资修建了八一文化广场、党群服务中心、青年民兵之家等活动场所,打造培塑新农民的精神园地。
仓癝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新乡军分区政委田巍介绍,他们发挥部队抓党建、搞文化的独特优势,文戏武戏一起唱,用先进文化鼓舞教育群众。
卫辉市人武部部长胡林组织军地人员,围绕“社会治安、移风易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6个内容,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精神文明融入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记者沿着 “八一路”“尚武路”“和谐路”漫步,浓浓军味扑面而来:主干道、居民楼体上醒目的国防教育主题宣传标语,大幅LED屏滚动播放的经典战例,幼儿园墙壁上绘着解放军卡通形象,处处是爱党爱国爱军的生动课堂。
作为乡村振兴时代浪潮中的浪花一朵,韩窑村犹如一支行走的画笔,描绘奔向小康的新图景。这幅图景中鲜活的人和事,都被卫辉市文联原主席周书淮写进新《韩窑记》中。
村民原春海把磨米碾子、采石钢钎搬进新家。他说:“如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得记得住乡愁,知道俺们以前从哪里来,以后该往哪里走。”
“现在的韩窑村每个人都有了光芒,有了变化,有了故事。”周书淮指着书桌上一组钧瓷戏曲人物说:“入窑一色泥黄,经烈火烧制,出窑千姿万彩,是为‘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