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5日,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百里挑一、精心选拔的14人,汇聚北京航天城,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他们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2001年11月,中国首批航天员第一次集体踏入航天人的精神圣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距离载人航天发射场只有10公里。
面对着“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的碑文,14名航天员久久伫立。
聂帅墓碑的身后,是一片威武的军阵——740多名献身航天事业的先辈长眠于此。
这座元帅、将军、士兵相依的不朽军阵,深深震撼了航天员们。
“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密码。
2013年6月26日8时7分,遨游太空15天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顺利完成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后,其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图为圆满完成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从左至右)自主出舱后挥手致意。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载人航天,成败系于毫发。为了万无一失的目标,中国航天人把严肃认真的作风发挥到了极致——
“航天员不能当‘差不多先生’。” 3次飞天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说,“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
挑战极限,时刻准备出征。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航天员们连续7天保持头低脚高卧姿,脸部充血、鼻塞头痛、胸闷失眠,同时还要训练进食饮水、清洁个人卫生;心理训练,他们要在狭小密闭的隔离舱内进行抗疲劳抗寂寞考验,72小时连续工作,不能睡觉;飞行程序训练,9大本、上百万字的飞行手册。他们一遍遍背记、一遍遍推演,做的笔记摞起来比桌子还高,使数以万计的指令内化为习惯动作和肌肉记忆……
千锤百炼,只待祖国挑选。经过严格考核与评定,先后选拔的2批21名航天员,顺利通过8大类上百个科目训练的考核,全部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创造了世界航天员训练零淘汰率的纪录,在世界航天界绝无仅有。
出征神舟九号航天飞行前夕,惜字如金的刘旺被问到“手控交会对接有几成把握”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百分之百!我不仅相信自己的实力,还相信我们航天人的实力。”
140米,30米,5米……2012年6月24日,刘旺沉着驾驶神舟飞船,用时7分钟,误差1.8厘米,在浩瀚太空留下一个漂亮的“十环”。这个成绩,远远优于自动交会对接,“中国精度”赢得世界喝彩!
按照国际惯例,手控交会对接训练1000次就可熟练掌握。可刘旺在地面进行了1500多次手控交会对接训练,终于换来了太空中的一次完美成功。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016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吹响了中华民族迈向航天强国的号角。
梦想的力量,奋斗的历程,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国家强起来的时代鼓点,中国载人航天相继取得神舟十号成功飞天、天宫二号稳定运行、航天员中期驻留、“太空加油”顺利实施的巨大成就。从2013年神舟十号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短短3年里的两次飞行,飞行时间超过历次总和的两倍,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超过以往的总数。不断刷新纪录的“中国跨越”,赢得世界舆论一次次喝彩赞叹……
201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迎来20岁生日。在这个光荣的时刻,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1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图为12名航天员代表在发布仪式现场庄严宣誓。 新华社发 王泗江/摄
在航天战线,每一个岗位都有英雄,每一位英雄都有故事,每一则故事都让人潸然泪下。
载人航天,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有这样一项统计:直接参与研制的研究院所、基地一级的单位有110多个,配合参与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
北京中南海,距离载人航天发射场2200公里。
“实施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的集中统揽,没有全国的大协作,没有各部门的一盘棋,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对此深有感触。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那一刻,74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左一)静静走到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的身后,对她表示祝贺和鼓励。两代“嫦娥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大协作,并不意味着“人海战术”的简单叠加,而是资源更为合理、更加科学的配置;“一盘棋”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荣誉共同分享、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中国航天奇迹背后,是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的力量。
发射塔架上有个52米高的紧急撤离逃逸滑道,建成后技术人员必须提前试验。一位年轻的女航天技术试验教员对刘洋说,她试跳时,看到下面黑乎乎的,两腿发抖,但想到是给航天员们当“沙袋”,又觉得挺自豪。
景海鹏至今记得,为了研制我国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女设计师张万欣先后7次赴俄罗斯参加学习培训,不仅刻苦钻研技术原理,还主动参加操作训练。由于身材瘦小,她穿上充气加压后的舱外服,关节活动非常吃力,每次训练结束后都浑身湿透,累得瘫倒在地,半天也站不起来……
为一飞冲天,在祖国航天的各条战线上,多少人把铺盖搬到车间,多少人伏在桌案上入眠,多少老专家透支了健康,多少年轻人两鬓染霜……硬是靠着坚韧执着的拼劲,科研人员只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8年才能干成的事。
“零缺陷、零疑点、零故障”,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任务中,仅飞船中一个小小的元器件从原材料加工到生产出成品,就要经历上百个工序、测试上千个数据;每次发射试验,都要做到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组织指挥零失误。
从飞船设计的高起点到火箭研制的高标准,从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的建立到先进的航天测控网的形成……航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打着创新烙印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研制出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起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为着民族之光在太空苍穹中闪烁,燃烧着自己的青春,燃烧着自己的智慧,燃烧着自己的梦想……今天,在载人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80后”“90后”已成中坚力量,45岁以下担任各系统主任设计师以上的技术骨干已经超过80%。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人群中的周湘虎默默听着火箭的轰鸣,笑得像一个孩子。此时,因长期疲劳和强光刺激,他的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04。作为全程参与发射场建设的功臣,此刻,他的心中又充满了自豪!
在火箭系统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主任设计师刘站国3次住进重症监护病房,2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病情有了好转又继续投身研制一线。
在飞天英雄的队列里,如今有多名航天员已是50多岁的将军。每次训练,他们都带头参加。多年以来,他们的生理功能、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作为目前航天员大队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首批现役航天员,邓清明20年如一日训练备战,先后3次入选任务梯队,又3次与飞天失之交臂,始终没能圆自己的飞天梦。但他初心不改,时刻准备着为国出征……
“神十一”任务圆满成功后,总指挥长特意把邓清明和另一位备份航天员叫到一起,深情地说:“作为优秀的备份,你们是很光荣的,你们和神十一乘组共同完成了这次任务,任务的成功就是你们的成功,航天员在天上的表现就是你们的表现。”
听到“共同”二字的那一刻,邓清明禁不住流下热泪——投身这样一份伟大事业,留名或是不留名,都已收获了人生最大幸福。
2014年3月13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因5名航天员的停航停训,被写入中国航天史册。
吴杰、李庆龙、陈全、赵传东、潘占春是我国首批航天员,十几年来,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准备出征”,一次次接受祖国挑选,一次次与飞天失之交臂。因为超过黄金飞行期,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为祖国出征太空,但他们仍像当年毫不犹豫参加选拔一样,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退出现役航天员队伍。
停航停训仪式上,抚摸着航天员纪念章,已年过半百的他们,还是难以忍住眼中的泪水……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20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不朽诗篇《天问》中发出了中国人的叩天之问。
随着“建设航天强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航天事业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图为发射现场。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浩瀚宇宙,灿烂星河,有一种精神充盈其间。
“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荣传承,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三巡苍穹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心中的答案。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涵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
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继承和弘扬包括载人航天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唯其如此,方能战胜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更多精彩,详情请见2020年第3期《求是》文章《飞天》,作者:李学勇 李宣良 樊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