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过去了,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打得怎么样了?

2020年05月14日 08:48:52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侯亚景 张芯蕊 编制

  编者按: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必须坚决攻克深度贫困这个堡垒。3年前,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吕梁山区调研,并在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作出工作部署,标志着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3年过去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成效如何?如何确保如期完成剩余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习近平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6月21日下午,习近平在山西忻州市岢岚县赵家洼村看望特困户王三女一家。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摄

  深度贫困地区为什么贫困?

  ● 大多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民族宗教等问题交织,实现脱贫难度大、任务重。

  ● 大多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任务仍然很重。

  ● 远离区域经济中心,处于经济链条末端,难以和市场有效对接,经济发展长期滞后。

  ● 大多长期封闭,社会发育滞后,实现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效如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8个部门出台49个政策文件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攻坚,各地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三区三州”所在6省区编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截至2019年年底,“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展顺利,脱贫进度明显加快。

  ★ 资金到位率超过2018—2020年三年计划的95%

  ★ 项目完工率超过三年计划的85%

  ★ 贫困人口由2017年年底的305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4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4.6%下降到2%

  小贴士:

  “三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及新疆南疆的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地州。

  “三州”: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

图为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簸箕梁子乡觉普村的通村公路,打通了与外界联系的“毛细血管”。杨树/摄

  四川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影响全省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州贫困人口从2013年年底的88.1万降至2018年年底的31.7万,贫困发生率从19.8%降至7.1%。2019年,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累计减贫18.7万人、635个贫困村退出,藏区所有贫困县全部达到摘帽标准,凉山州有4个贫困县达到摘帽标准。

  2018年,独龙江乡6个行政村整体脱贫,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历史性跨越,是“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精准脱贫的成功典范。图为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怒江州委宣传部供图 罗金合/摄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上,云南聚焦怒江州、迪庆州、昭通市等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2013年至2019年,云南全省有843.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32%,云岭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为2019年12月23日拍摄的西藏那曲市双湖县牧民的迁徙车队。2900名牧民告别了平均海拔5000米的家乡,经过近千公里搬迁到雅鲁藏布江南岸贡嘎县境内的新家园。新华社记者 觉果/摄

  西藏曾是中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是“三区三州”中唯一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2019年12月23日,西藏自治区实现脱贫摘帽,在这片被喻为“世界第三极”的神奇土地上创造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反贫困奇迹,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图为2019年8月29日拍摄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掌子沟乡白土窑村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华社记者 陈君清/摄

  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18年年底,甘肃临夏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56.32万减少到16.38万,贫困发生率由32.5%下降到8.97%。到2019年年底,甘肃75个贫困县中已有67个县脱贫摘帽,藏区实现整体脱贫。

  随着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实施,黄河源区的许多牧民当上了生态管护员,由传统的草原利用者转变为草原保护者,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图为牧民正在进行生态巡护。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青海的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青海注重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并重,通过设立农牧民生态公益性岗位,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脱贫之路。2020年4月21日,青海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1622个贫困村、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绝对贫困全面“清零”目标,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深入,新疆贫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逐步改善,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让贫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图为2019年8月25日,在新疆和田一家服装公司,一名技术员在与工人们做交流。新华社记者 丁磊/摄

  面对最难啃的“硬骨头”,新疆把南疆四地州22个深度贫困县及所辖的192个深度贫困乡镇、1962个深度贫困村和162.75万深度贫困人口,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大力采取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健康扶贫等举措,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集中攻克坚中之坚。2018年,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实现48.62万人脱贫、444个贫困村退出,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

2707个贫困村未退出

551万贫困人口未脱贫

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

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

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如何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

  ★ 加快推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统筹各方面资源持续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召开“三区三州”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现场解决问题。

  ★ 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

  ★ 组织动员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与贫困村结对帮扶。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统计,目前已有来自以东部地区为主的1000多家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全国1113个挂牌督战村进行帮扶。

  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

  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全国返贫人口逐年大幅减少。2016年返贫68.3万人,2017年返贫20.8万人,2018年返贫5.8万人,2019年返贫5500多人。2020年,在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同时,要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

  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

  深化扶志扶智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引导他们参与扶贫项目,通过发展产业和劳动增收脱贫,防止“政策养懒汉”。

  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边缘人口,给予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技能培训、扶贫公益岗位等扶贫政策支持。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详见: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文章《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全力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