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美的小康生活

2020年06月17日 17:57:44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求是记者李露倩 刘名美

  85岁的李庆德老人和80岁的杨玉兰老人已经度过金婚。他们携手大半辈子,当年一起跟着工厂从山东来到贵阳支援建设,扎根黔贵大地,奉献了青春,抚育了后代。4年前,为了更好照顾生病的杨奶奶,老两口又一起搬进了养老公寓。

  这家养老公寓主推“医养结合、持续照料”,在解决老年人基础生活护理需求之上,进一步完善医养融合服务。

  贵阳市观山湖区养老服务中心,现有养老床位300张,医疗床位120张。自2017年4月以来,入住率100%。求是记者李露倩 摄

  李庆德老人说,这里有不少“老伙伴”,每周都有不同的活动可以参加,日常衣食住行都有工作人员照料。儿子就在贵阳市区工作生活,周末时常能来探望。

李庆德、杨玉兰夫妇在他们的房间。求是记者李露倩 摄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老有所养,关系老年人口的晚年幸福,也关系他们子女的工作生活,是涉及人民生活质量的大事,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出现的变化,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是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一。

  最简单的问题往往最能切中要领:当我们的父母老了,我们能不能放心地把他们送进养老院?当我们老了,我们能不能舒心地住进养老院?

  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让躺着的老人坐起来、坐着的老人站起来、站着的老人动起来”。有高龄老人,特别是“身边离不开人”的老人的家庭,对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更有体会。这句话,也是观山湖区养老服务中心对“真正意义上有尊严地安享晚年”的阐释和行动。

  做手工、看报纸、弹琴、唱歌、绘画、走秀、打球、搓麻、斗地主……看了这样的老年生活,才真正领略了“最美不过夕阳红”。

养老院的老人们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求是记者刘名美 摄

养老院的老人在打麻将。求是记者刘名美 摄

  这里还有一只平均年龄84.5岁的金色年华合唱团,年龄最长的团员已经98岁了。

  “24小时在身边”

  尹朝梅一大早就忙开了。尹朝梅是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员工了,和40多名照护师一起照顾着这里近300位老人的日常生活。“比子女还亲,我们24小时在老人身边”,尹朝梅搀扶着86岁的杨树兰老人和85岁的蒋广学老人走出了电梯,她说,“老人在这里有专门的医疗服务,我们也随叫随到。(老人)跟我们特别亲”。

尹朝梅与杨树兰、蒋广学两位老人。求是记者李露倩 摄

  除了照护师,这里还有养老行政、后勤、安保等,共计100多名工作人员。今年22岁的小彭,是贵州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因为外公的原因,她想要了解养老这个行业,应聘进入服务中心,现在已经通过应聘考核进入试用阶段了。她认同这里养老护老的理念:用员工的微笑和爱,换取老人微笑、家人微笑。

  在这里,朝阳和夕阳,同放光彩。

工作人员和老人们在一起有说有笑。求是记者刘名美 摄

  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538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2.6%。

  面对“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性,“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文件陆续出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指明了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讲,“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在走向全面小康的大道上,老龄群体没有落在后面。老龄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愈加完备,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日益完善,养老院服务质量逐步提升,老年人也有实实在在的参与感、获得感,这方是“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小康生活夕阳美。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