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是重要阵地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
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如何发挥文博工作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求是网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
如何看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与日俱增,我国文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有力推动了文博事业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达到5535家。截至2020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数达到1224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比例达到22.1%,其中一级博物馆204家、二级博物馆455家、三级博物馆565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博物馆利用线上服务优势,通过举行云展览、云课堂、云活动等,极大丰富了线上服务内容,为人们居家云游博物馆提供了共享平台,成为众多网红之一。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市博物院参观时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博物馆在展览展示、文物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为己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如何看“十四五”规划建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发展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事业的部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之一就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其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重要内容。这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发展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必须跟上时代步伐,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兴趣和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他还明确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作用。今年,我提交了一个关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议案,希望各方面共同努力,在进一步办好国有博物馆、发挥好国有博物馆作用的同时,探索出一条民间筹建博物馆的可行之路,共同推动文博事业发展。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博物馆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文物,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他还强调:“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在保护文物的同时让文物活起来,充分发挥文物的作用,让人们在文物中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是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首先要真正树立起人民至上的理念,充分考虑社会大众的需求。通过举办展览展示、专题文化活动、专家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博物馆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化场所。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蕴含的文化和艺术元素,如纹饰、色彩、铭文、造型等,开发多样化的文化创意产品,满足人们对文化的向往。大力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对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利用线上平台全景呈现文物魅力,以文物鉴赏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展现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揭示文物背后的故事,实现馆藏文物的社会共享,更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记者: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