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决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2021年06月05日 21:19:37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求是杂志社调研组

  “黄桥烧饼黄又黄哎,黄黄烧饼慰劳忙哩!烧饼要用热火烤哎,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同志们呀吃个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这首旋律优美的《黄桥烧饼歌》,因著名战役——黄桥战役而生。黄桥战役,发生在江苏泰兴市黄桥镇,创造了新四军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粉碎了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阴谋,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一举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发展华中 挺进苏北

  全国抗战开始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战斗在大江南北。

  1938年9—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抗战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确立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和华南的战略方针。

  与此同时,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的进攻停滞下来,对国民党策动投降反共,并把军事进攻的重点转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顽固派则消极抗日,加紧进行反共军事摩擦,将摩擦中心由华北移向华中,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和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反共为辅的反共方针。

  苏北,东濒黄海,南临长江,北接山东,西邻运河,与上海、南京隔江相望,盛产粮食、棉花和海盐,是沟通华北八路军和华中新四军的重要枢纽。

  当时的苏北,政治军事格局非常复杂。1938年5月徐州会战后苏北沦陷,但是,日军并未全面占领苏北。在兴化、东台一带,驻扎着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部,韩德勤掌握江苏军、政、财大权,拥有嫡系主力第八十九军、独立第六旅以及由散兵游勇组成的10个保安旅,自诩实力雄厚,称王称霸,坚决反共,是坚定的顽固势力。在泰州一带,驻扎着苏北最大的地方实力派,号称“两李”的李明扬、李长江部;在曲塘一带,驻扎着税警总团陈泰运部。这两支部队深受韩德勤的排挤,与他有难以克服的矛盾。

  对于新四军向苏北发展,是党中央早就确定了的战略方针。在1938年5月4日,毛泽东同志就指示:“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

  1940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陈毅、粟裕分别率部挺进苏北。经过粉碎日伪军的大“扫荡”、挫败韩德勤等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进攻,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机关及第二团、新六团、江抗二团等部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汇合。7月下旬,部队在江都塘头进行整编,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称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下辖3个纵队,随后东进黄桥,创建新的抗日阵地。

  新四军进驻黄桥后,立即开始了创建黄桥根据地的工作。首先成立黄桥军民联系办事处,负责地方行政和战勤工作;随后成立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公开了抗日民主政权;并成立中共苏北区委,实现了党的统一领导。

  新四军始终把斗争矛头对准日本侵略军。进驻黄桥不久,新四军主力部队就南下攻克了靖江东北的孤山、西来镇、老头庄等日伪军据点,并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报复性“扫荡”。

泰兴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供图

  自卫还击 决战黄桥

  在新四军东进黄桥后,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多次派兵向新四军进攻。新四军被迫自卫还击,与反共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并占领了苏北当时重要的水陆码头、粮盐集散地姜堰。在当时的局势下,为了顾全大局、团结抗日,新四军又撤出姜堰,交由“两李”部队接防。

  韩德勤把新四军主动撤出姜堰视为软弱可欺,亲自指挥26个团共3万余兵力,南下黄桥与新四军决战。同时,日军加强了对长江封锁,沿江韩军也劫走了船只,以断绝新四军后路,泰兴日探也进到黄桥以西15华里观战。当时的新四军仅7000余人,其中战斗人员5000余人,双方力量极其悬殊。

  陈毅、粟裕详细分析了政治、军事诸方面的态势,精心制订了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在兵力部署上,陈毅、粟裕决定第一、第二纵队用于突击方向,隐蔽集结于黄桥西北之顾高庄、严徐庄、横港桥地区待机,并由第二纵队派出主力两个营实行运动防御,诱敌深入;另一纵队一个营化装进入敌后,配合地方武装,袭扰韩军。第三纵队则坚守黄桥和监视左右两路的进攻部队。同时,派人到泰州安抚“二李”。陈毅坐镇严徐庄,掌握全局,粟裕在黄桥前线负责战场指挥。

  10月3日,顽军兵分几路向黄桥扑来。新四军第二纵队在营溪、古溪、加力一线打响前哨战。4日清晨,顽军第三十三师向黄桥东门发起猛烈进攻,新四军第三纵队机动部署,实行重点防御,战至下午2时,连续击退顽军7次冲锋。正当黄桥东门鏖战之际,韩德勤嫡系部队独立第六旅从高桥出动,以一字长蛇阵向黄桥北门推进。当该旅完全进入新四军的伏击圈后,新四军第一纵队适时出击,将其拦腰截成几段,先歼指挥机关,再用“黄鼠狼吃蛇”的办法,将其各个围歼。

  10月4日下午,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率第三四九旅在野屋基村构筑防守工事。新四军第二纵队连夜穿插到分界,截断顽军归路,与第一纵队配合将顽军第三四九旅和第三十三师分割包围,歼第三十三师主力于小二房庄。新四军第三纵队一部也从黄桥出击,配合第二纵队聚歼第三十三师,活捉该师师长。

  10月5日,新四军三个纵队合力发起总攻。经一夜激战,至6日清晨,歼灭顽军第八十九军军部。顽军三四九旅拼死顽抗,经过多次白刃格斗,大部被歼,残部纷纷缴械投降。军长李守维在骑马逃跑时失足落水,淹死在挖尺沟中。

  经过几日激战,英勇善战的新四军共歼灭顽军1万1千余人,取得了黄桥战役的全面胜利。

  当黄桥决战打响后,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八路军第五纵队南下,突破顽军防线,从战略上造成对顽军南北夹击之势。韩德勤见大势已去,慌忙收拢残部撤退。各保安旅团也向海安方向撤逃。新四军各部不怕疲劳,奋勇追击,席卷海安、东台。10月,北上的新四军第二纵队与南下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在大丰境内的白驹镇狮子口胜利会师,共同完成发展华中、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0年11月,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这标志着从陇海铁路以南、到长江以北的新四军和八路军部队实现了统一指挥。

  “黄桥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我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又一光辉范例。它狠狠地打击了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反共的嚣张气焰,实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胜利会师,奠定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馆长周希洪介绍。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供图

  以少胜多 奥秘何在

  黄桥战役是新四军抗日征程上的亮丽篇章。7千人对3万人,黄桥战役为什么能够在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一是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关于新四军的发展,无论是发展的战略方向还是具体的战术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都曾作出许多指示,给予非常细致的指导。可以说,党中央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是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1938年5月4日的指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虽有困难,但比在敌前同友军一道并受其指挥反会要好些,方便些,放手些。敌情方面虽较严重,但只要有广大群众,活动地区充分,注意指挥的机动灵活,也会能够克服这种困难。

  在1940年5月4日的指示中,毛泽东同志强调:所谓发展,就是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围,不要别人委任,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放手地扩大军队,坚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域发展。例如在江苏境内,应不顾顾祝同、冷欣、韩德勤等反共分子的批评、限制和压迫,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并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设立财政机关,征收抗日捐税,设立经济机关,发展农工商业,开办各种学校,大批培养干部。

  二是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黄桥决战期间,战区人民响应中共苏北区委的号召,齐心合力,奋勇支前,做到要人有人、要物有物、要粮有粮,形成了“千家万户齐参战,士农工商一边倒”的感人局面。数千名群众参加修筑工事,夜间巡逻,运送弹药,护理伤员。许多农民为新四军侦察敌情、放哨带路、撑船运输,拿着钉耙、扁担抓俘虏。

  这边战斗如火如荼,那边黄桥镇的13家磨坊、66家烧饼店也炉火通红,日夜赶做烧饼,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一时间,大道、小路,男女老幼推车、挑担、肩扛,从四面八方为前线新四军将士送烧饼的人络绎不绝,在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驻地何氏宗祠里,为送上前线准备的烧饼堆积了好几个大囤子。当时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的剧作家李增援为这股浓浓的军民鱼水之情所感动,挥笔写下了《黄桥烧饼歌》。有人形象地说:黄桥烧饼摊出了黄桥战役的大捷!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供图

  三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创造性运用。当时,陈毅、粟裕等结合苏北的实际情况,在大力发展进步势力的同时,十分成功地做通了李明扬、李长江和陈泰运等地方实力派工作,让他们保持中立态度,免除我后顾之忧;同时还圆满地争取了韩国均、朱履先为代表的上层民主人士,团结了广大群众,在政治上最大限度地孤立了韩顽,为战役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朱履先,号称“黄桥镇第一名流”,早年留学日本。1940年3月,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多次拉拢他参加“和运工作”,朱履先怒斥来人道:“亡国在即,岂可为虎作伥!”陈毅得知后十分赞许,一到黄桥镇就亲自登门拜访,并再三交代同行的人“一定要谦恭,执晚辈之礼”。陈毅的真诚谦恭打动了朱履先,他对人说道:“我看清楚了,将来得天下者,必共产党也!为了抗日,百死不辞。只要贵党用得着老朽,我一定竭尽全力而为之!”在他的带动下,黄桥镇工商界人士一次就向新四军捐款6万元大洋。朱履先的态度极大地影响了三泰地区的中上层人士,他们由怀疑观望转变为赞同拥护共产党和新四军。

  黄桥战役胜利后,中央专门向全军批转了陈毅苏北统战工作的经验。毛泽东同志还在批语中写道:为使各部队团以上干部深切研究统一战线策略,破除其狭隘而不开展,顾小利而忘大利,称英雄而少办法的观点,特将陈毅报告转告你们作具体教育材料。

  (采写:李民圣 审核:吴强)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