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寒冬,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焊装车间却是热火朝天。600多台机器人昼夜不停,1分钟左右就能完成1台车的焊装。不远处的芜湖港,数千辆奇瑞汽车整装待发,准备运往全球各地。
汽车是体现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就要做汽车强国。”安徽明确提出把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2023年1至11月,安徽省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2位,达到217.8万辆,其中芜湖占比超过45%;全省汽车出口104.5万辆,占全国总量的23.7%,几乎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而芜湖汽车出口占到全省的80%以上。
芜湖,何以挺起安徽汽车制造版图的“半壁江山”?近日,记者走近皖江之畔,探寻这里“汽”势澎湃的原因。
图为奇瑞生产基地焊装车间。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产业强缘于“领头羊”,芜湖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在于拥有自主培育的整车企业。“土生土长”的产业龙头——奇瑞汽车的核心技术、核心人才、核心产能全部在芜湖。
1997年,芜湖市政府筹建了安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也就是奇瑞汽车的前身。1999年5月,奇瑞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同年12月,第一辆奇瑞汽车正式下线。2007年,奇瑞汽车成为国内最早突破百万销量的汽车自主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谈到企业战略,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表示,自主品牌的崛起必须基于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这也是奇瑞汽车一直努力的方向。
32000平方米的碰撞安全实验室里,正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汽车碰撞实验。安装着上百个传感器的假人,要经历不同角度的高强度碰撞,以此验证新车型的安全性能。这样的实验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每次耗费近百万元——奇瑞在创新研发方面“挥金如土”可见一斑。
近年来,奇瑞每年将销售收入的7%左右投入研发,并在全球建设了八大研发中心,一方面持续深耕传统汽车,一方面在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新赛道上加大投入,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到芯片、电芯、操作系统、智慧座舱、云平台、算法等全维度技术领域都有布局。如今的奇瑞,已成为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1300万全球汽车用户、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年营收超2000亿元的汽车集团。
图为2022年10月12日,在位于芜湖市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一期工厂拍摄的等待交付的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牧/摄
强龙头还要补链条。围绕龙头企业补链延链强链,是芜湖发展汽车产业的关键路径。
舞好奇瑞这个“龙头”,做大零部件这个“龙身”,做精后市场这个“龙尾”——通过产业链锻长补短,芜湖目前已集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400多家,整车、零部件、后市场规上企业达800多家。
放眼如今的芜湖,既有整车企业、材料企业,又有“三电”企业、汽车电子企业和运营推广企业,已初步形成“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关键系统—整车—服务—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以前,我们要到处去找供应商,现在全国各地的供应链,尤其长三角的供应商主动来芜湖谈合作。像上海的芯片、常州的电池、宁波的压铸机……在长三角,4小时车程内就能解决一辆新能源车所有零部件的供应。”芜湖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进,有力推动地区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也为芜湖汽车产业链优化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
龙头引领、“链”上发力的同时,良好的营商环境则为芜湖“汽”势有效赋能。
为助力龙头企业发展,芜湖围绕奇瑞上市、项目建设、物流保障、人才支撑,组建了4个工作专班,分别由4位副市长领衔,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顶格推进;
聚焦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平台90多个;
全力保障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技术落地及商业化运营,实施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累计开放9条双向143.6公里公开测试道路;
加强公务用车及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2022年当地党政事业单位更新的车辆中,近一半是新能源汽车;
加大金融支持,总规模180亿元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基金母基金落户芜湖,市产业基金参与设立的4支产业主题基金已投资项目28个、投资额18.6亿元;
……
企业与政府双向奔赴,芜湖有信心有底气,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快车道上不断跑出加速度。
(采写:旷思思 审核: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