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全过程共享保护成果

来源:求是网 作者:是说新语 2024-07-19 11:12:59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乡愁的传承者。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人民生活的家园,对延续历史文脉、记住乡愁至关重要。要坚持人民至上,延续传统社会网络,鼓励传统生活服务性业态发展,让老城街区始终充满生活气息,洋溢着生机和活力。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品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提高老城老街的居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京市在城市更新中关注百姓诉求,探索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老城有机再生模式。在小西湖片区保护更新中,保留了360多户原居民,释放了公共建筑空间,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将原本封闭的院落打造成交流空间,让原本衰败的街巷有了更多活力,成为邻里游客和谐共享的典范。比如,堆草巷33号修缮时打造为“共享院”,留住一直居住于此的老夫妇,并且保留下后院生长了几十年的石榴树和枇杷树,修缮更新后街区更热闹了、院落环境更好了,成为小西湖片区热门的打卡点。

  “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这是2020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扬州考察调研时对扬州的赞叹。10多年前,扬州市仁丰里土路泥泞坑洼、线缆“蛛网密布”,让生活在其中的老百姓苦不堪言。2013年以来,扬州在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实施过程中,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重点推动了以“一水一电一消防”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整治私搭乱建、私拉乱接、私放乱堆等乱象,有效提升了街区的生活环境,切实做到了把保护与发展的成果惠及民众,让老百姓在老街区里也能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与民生福祉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连,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使历史文化遗产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切实把保护价值体现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上。

  更多精彩,详见《求是》2024年第13期杨保军文章《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从城乡建设的几个案例谈起》

  (策划:许华卿)

标签 -
网站编辑 - 汤宝兰 张盼 审核 - 李达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8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