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文化和旅游系统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文化和旅游领域各项改革任务落实,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文化是沟通心灵、增进共识的精神纽带,旅游是交往交流、相知相近的重要桥梁。图为2024年6月1日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举办的中国茶文化全球推广活动——“茶和天下”·雅集活动现场。 新华社发 任科夫/摄
优化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机制。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实施好新时代艺术创作系列工程,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生态,为艺术家潜心创作提供良好条件。加强服务组织,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从现实生活、火热实践中汲取创作养分,推出更多接地气有人气、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佳作。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持续提升创演质量、管理水平、服务效能。
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聚焦“优质”、“直达”两个关键词做好制度设计,加强各类优质资源整合集成,用好“村晚”、戏曲进乡村、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总分馆等线下载体,优化智慧图书馆博物馆、公共文化云等线上平台,精准匹配文化供给内容和供给方式,让更丰富、更对味的文化生活触手可及。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能,创新拓展“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信息、公共交通、应急救援等服务水平。把握人口流动客观规律、人口结构变化趋势,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强面向老年人、孕婴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要切实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制度建设水平,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力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加强传承利用,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组织实施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强化文物资源空间管控,推进文物科技创新,确保文物安全,防止过度修缮、过度开发,杜绝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用“大考古”的思路抓好考古调查,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提供更多考古实证。发挥好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作用,创新展览展陈形式,开发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生动鲜活讲好文物故事。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制机制和工作体系,根据非遗项目存续、传承实际选择合理保护方式,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动态管理制度。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制度,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持续探索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我国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健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机制。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以“国潮”引领风尚。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一批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强化系统谋划和科学布局,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实施国内旅游提升计划,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项目和产品,全链条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水平。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提升旅游便利度和体验感。
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机制。文化和旅游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文化和旅游系统的重大任务,我们要健全体制机制,持续深化融合,让“诗”和“远方”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要总结提炼实践层面好的经验做法,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资源统筹、政策保障,推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找准文化和旅游的契合处、连接点,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推出新产品、拓展新服务、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动能。持续做好“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大文章,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入乡村振兴、城市发展,推动更多艺术元素融入城乡规划建设,培育文体旅、文商旅、农文旅等融合业态,繁荣乡村文化、建设人文城市。
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培育监管机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培育和监管并重,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文化和旅游市场。深化行政审批备案制度改革,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能力,创新适应数字时代特点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业态包容审慎监管。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完善应急体系、旅游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持续治理“不合理低价游”问题。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
健全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文化是沟通心灵、增进共识的精神纽带,旅游是交往交流、相知相近的重要桥梁。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社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成为时代呼唤。要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健全交流合作机制,更好发挥文化和旅游独特作用,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谐共存。丰富文化交流合作形式,通过国画、国乐、书法、诗词等传统形式,借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现代载体,持续办好“欢乐春节”等活动,让中华文化在海外民众中更加可感可及。完善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实施好文物保护修复合作、中外联合考古、文物进出境展览和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等项目,共同守护人类文化瑰宝。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持续提升入境旅游便利化水平,加强“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海外推广,欢迎各国游客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推动更多国家简化出入境手续,在语言、餐饮、支付等方面为中国游客提供良好服务。
完善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保障机制。新时代改革开放对改革顶层设计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加强整体谋划,强化支撑保障,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协同高效。开展“十五五”规划研究编制、国家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做好改革的中长期谋划。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法治建设。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国有企业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健全人才发现培养使用评价机制,统筹推进各方面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人才支撑。
更多内容,详见中共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文章《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改革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策划:何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