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塔吉克斯坦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平等互信使中塔友好稳如磐石。中国古人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同朋友交往,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一个“信”字,既是中国传统智慧的重要内核之一,也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鲜明底色。
言而有信,需以诚为先。信者,人言也。诚者,言成也。出言必成,其言方信。出言不诚,其言难信。中国自古就将“信”视为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周易》有言:“人之所助者,信也”。在个人家教方面,有曾子杀彘教育其妻子欺骗人者必将失信;在国家兴盛方面,有商鞅立木以兑现重金取信于民,使改革法令得到有力推行。从这些耳熟能详的事例中可见,守信,时时处处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信”作为传统“八德”之一,是中华文化关键的基因密码,关于诚信的故事可谓数不胜数。比如,唐代陆元方卖宅、北宋司马光卖马,皆直言不讳告明房屋、马匹的缺陷,决不贪利而损名。再比如,北宋名将种世衡,答应一羌族首领奴讹次日要慰劳部落,谁料当夜忽降大雪,天地皆白。左右劝他:“地势险恶不可前往。”谁料种世衡却道:“我正要结信于诸羌,岂可失约?”于是脚踏三尺深雪,冒险而至,奴讹见到种世衡后大惊道:“在此以前从没有官员到我部落,足见您对我们的深信不疑!”遂率部人归附。
无论是个人之间,还是国家之间,信任都是友谊的基石。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离不开平等互信来保驾护航。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谁也不可能躲入只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在互相交往中,西方素有讲契约的理念,中国惯有讲诚信的传统。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则都需要以“言而有信”进行签字背书。若是唯利是图,背信弃义,那便如瑞士思想家阿米尔所说:“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
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是我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战略原则和主张。只有互信才能增进理解,秉持以守信为基础催生的真诚,抛开傲慢与偏见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世界各国,才能真实了解到各国人民的呼声,尊重各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理解各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只有互信才能推动合作,用猜忌甚至是敌对的心态是交不来朋友的。只有互信才能实现共享,没有互信哪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哪来全球范围生产力高度发展。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信者,实乃人心矣。守信须凭人心,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个人之间的交往,要避免成为“狼来了”中那个不被人信任的孩童;国家治理,要避免民众对政府公信力丧失信任的“塔西佗陷阱”。在世界视角下的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亦需要着力避免因为一时摩擦矛盾而产生的“信任危机”。
世界那么大,可以容纳下各国发展的共同利益。世界那么小,需要各国增进互信、言而有信,携手努力、齐心协力,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