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星
做好垃圾分类,基础在法治。立法修法是前提,有效落地是关键,知识普及当先行一步,共治共管是重要抓手,执法必严是长治之基。而对每个人而言,都要积极转变观念和生活方式,发扬“主人翁精神”,为城市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不分类丢垃圾拟罚200元还可能影响信用,饭馆酒店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快递应使用环保包装……日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关注度高的许多热点问题,都体现在了草案当中。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期待新政给北京带来新变化。
做好垃圾分类,基础在法治。眼下,许多城市都将此纳入法治轨道。在强制手段推动下,垃圾分类更成了全民关注的“网红事件”。人们在意识到其重要性的同时,积极学习、认真践行,“一起分垃圾”甚至成了社交风尚。北京作为首善之区,早在2011年就出台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政策推行数年,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如今,在新形势下,对条例做出调整,增加强制性举措、深耕精细化管理,可谓应时之举。
徒法不足以自行。立法修法是前提,有效落地是关键。就眼下各地实践来看,推行垃圾强制分类,远不只是在家里、社区多摆几个垃圾桶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大转变。相关举措效果虽喜人,但遇到的问题也不少,如分类标准与一般人的直观认知差别很大,引发畏难情绪;行政处罚制度有待细化,物业、投放人等主体的责任边界需明确;配套制度和配套措施不完善,常有“前端分好类,清运又混合”的尴尬局面……这提醒我们,垃圾分类不是小事易事,看似举手之劳,却是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协力推进,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
知识普及当先行一步。垃圾分类,首先要知道怎么分。就眼下来看,各地出台的垃圾分类标准并不简单,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等不一而足,一知半解的人不在少数。如此一来,知识普及就成了当务之急。“湿纸巾再湿也是干垃圾,干香菇再干也是湿垃圾”,分类知识通过群众调侃的方式取得了爆炸式的传播效果,这启示我们,垃圾分类“其实可以很好玩”,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有料有趣,能事半功倍。此外,除了图文、视频还可以有更多元的形式,如举办垃圾分类趣味运动会,开发垃圾分类小程序、小游戏,邀请市民参观垃圾分类后端环节等,都算得上好点子、好创意,对提高市民的接受度和参与度大有助益。
共治共管是重要抓手。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做好垃圾分类离不开社区共治。从上门宣传、定点值守到“翻袋”纠错,社区志愿者热情付出,不仅发挥了“邻里帮带”的作用,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执法者鞭长莫及的困境。而垃圾箱房设置在哪?投放时间如何确定?居民坐在一起协商、讨论,寻找最大公约数,许多难点痛点就能迎刃而解。正所谓,自治共治靠的是群众,为的是百姓。民意表达通畅,交流充分,各方利益得到最大化满足,政策推行起来自然顺畅、高效。当然,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只要人人葆有“相善其群”的意识,自治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文明的水位自然会慢慢升高。 执法必严是长治之基。一民之轨,莫如法,但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试看垃圾分类推行不错的一些国家,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从严执法。为了有效监管垃圾分类,新加坡政府专门成立巡视队,不定期进行巡查,此外,社区各处还装有摄像头,监控着各个角落,乱扔垃圾必受处罚……如此等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当然,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雷霆行动,更要久久为功。让从严执法成为“日常”,树立“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的鲜明导向,垃圾分类也会愈加自觉,走向“日常”。
分类在指间,文明在心间。根据部署,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作为首都,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北京要走在前、作表率,探索出更多垃圾分类的“北京经验”。而对每个人而言,都要积极转变观念和生活方式,发扬“主人翁精神”,为城市更加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