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四风”不能有疲劳综合征

2019年12月04日 10:47:09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周军华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即“中央八项规定”。

  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刀”,已经成为作风建设的代名词,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亮丽名片,成为改变中国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话语,成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劲引擎。

  7年来,全党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的态度、严的措施纠治“四风”问题,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抓住一件件实事,取得显著效果,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成果值得肯定,但这绝不应成为可以停一停、歇歇脚的理由。纠“四风”、正作风万万不能有疲劳综合征。

  据报道,2019年以来,截至10月31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5369起,处理6383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386人。这些醒目的数字警示我们,纠“四风”要坚决防止疲劳综合征,必须坚决把刹住不正之风作为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的重要内容。

  从生理角度看,一个人长期工作,会产生一定的疲劳。但抓作风,必须始终绷紧弦,不松劲、不停步、不放手,决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我们常讲,作风建设“如挽上滩之舟,停一棹而退千寻”。特别是“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极易反弹回潮。只有对“四风”问题及其各种变异表现保持高度警惕,保持高压态势,坚持寸步不让、一抓到底,才能使之失去回潮空间、没有反弹之力。一旦产生疲劳综合征,在抓作风上“不敬畏、不在乎、喊口号、装样子”,就可能让“四风”得以滋长,发生变异,导致旧弊未除、新弊又生。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现实生活中,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纠“四风”、正作风有所懈怠,甚至有点提不起精神,产生了疲劳综合征。有的认为,已经查纠了很多党员干部,“四风”问题纠治得差不多了,可以不必太较真了;有的认为,现在党纪党规这么多这么严,很多人都能按规矩办,可以不必盯得太紧了;还有的认为,监督的触角越来越多,党员干部都不敢触碰“四风”了,可以不必太用力了。诸如此类,很容易让“四风”问题乘虚而入、趁机作乱,从而消减作风建设已经取得的实际成效。

  防止疲劳综合征,贵在让状态满弓、激情满格。中央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纠“四风”、正作风也不是一时之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攻坚战,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抓下去。只有对歪风陋习露头就打,对“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时时防范,才能抓出好作风,带来好风气,净化一方政治生态。

  注重“靶向治疗”。纠“四风”、正作风也要与时俱进,把握阶段性特点,找准“靶向治疗”的靶子。有些人之所以产生疲劳综合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找不到抓作风的靶子。从目前来看,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较好治理,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变异变种不断,仍要集中力量、下大功夫予以祛除。如此,才能以好的作风成效保证练兵备战走深走实。

  严厉惩处尺度不能松。有人认为,纠“四风”已经处理了很多人,惩戒的尺子可以松动一下。这一思想是要不得的!纠“四风”是一场严肃的斗争,惩处力度不够,就可能败下阵来。对那些刀悬头而手不停的党员干部,就要毫不手软、严格问责,真正使“不敢”“不能”“不想”一体推进。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正风肃纪也应如此。只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才能把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更好地促进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发展进步。

标签 - 四风,疲劳综合征,靶向治疗,从严治党,第一刀
网站编辑 - 徐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