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制度优势,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建强党的组织体系,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全党统一思想、团结一致的强大动能,是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
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历来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一大召开前,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已经先后成立了8个“共产党小组”或“支部”。从那时起,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的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就是要确保党员干部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单位、哪个组织,都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98年披荆斩棘、砥砺前行,成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这个庞大的组织体系要达到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第一,党中央作为大脑和中枢,领导全党的工作,要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第二,地方各级组织,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有令即行、有禁即止。第三,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神经末梢”,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中央决策和上级部署传达到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解放军连队,甚至厂矿车间、田间地头,为党员群众所接受认同并执行。可见,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是党的执政根基,是党的力量最广泛的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固本之举,为加强基层党建指明了方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合并重组后,校(院)委会在推进机构改革的同时,同步健全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同步配齐机关党建工作力量、同步跟进机关党建工作。2018年11月份,全校(院)完成直属单位党组织及其所属党支部组建。每一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参加党的活动,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今年3月份,召开校(院)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校(院)机关党的委员会、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形成了完整的机关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一年多来,在上级工委和校(院)委会的领导下,机关各级党组织着力提升党员队伍质量,严格党员教育管理,严肃党内组织生活,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着力创新党的活动,统分结合、分类指导,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着力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严格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加强跟踪问效和调研督查,有效突出了基层党组织应有的政治属性、政治功能、政治责任,推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不同职能部门的党组织整体提升,全面过硬。实践证明,发挥机关党的组织优势,让基层组织体系的经脉气血畅通起来,关键一条,要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让党支部强起来。党校(行政学院)是政治机关、政治学校,党员多干部多,而且高学历高职称高级别的教研人员多,必须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打造“四强”党支部,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围绕党校(行政学院)主责主业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严起、从机关党建抓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党校(行政学院)牢牢牵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一级一级传导压力,一级一级压实责任,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位,把党的建设落到实处。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发挥党支部管到人头的特点,组织党员干部找差距、抓整改,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教师队伍不断提高用学术讲政治能力和水平,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上。
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了党校(行政学院)党组织的设置、职能任务、党务干部配备和责任落实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以此为新的契机,党校(行政学院)机关党组织将围绕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机制,从基本制度严起,从日常规范抓起,进一步把机关党的基层组织体系织密建强,锻造坚强有力的机关基层党组织,为推进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服务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机关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