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这既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针,也是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科学方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同志视察陕西重要讲话提出的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科学导向,振奋创业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问题导向,有效化解突出矛盾和风险挑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习近平同志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把问题导向贯穿各项工作,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有效化解各种矛盾问题和风险挑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以高度的清醒直面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首要的是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要在国际国内相互联系中发现问题,深入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辩证地研判国内外形势,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陕西进出口和外商投资带来的影响,充分认识我国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对陕西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发现问题,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等工作,深入一线,加强调研,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了解工作推进中的不足和差距。在总结经验教训中发现问题,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等教训,敢于正视工作中的沉疴痼疾,勇于面对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善于发现各领域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以科学的思维看待问题。问题导向既包含工作方法,也包含思维方式,强调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坚持战略思维,善于从全局、整体、长远观察和思考问题,深入考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等关联特征,抓住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弄清性质、找准症结,明确主攻方向。坚持辩证思维,正确把握发展中的危与机、利与弊、得与失,既看到国际上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不利因素,更看到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和我国发展中面临的积极因素,把握好速度与质量、稳增长与防风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等关系,变外部压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坚持底线思维,对各种困难挑战保持高度警惕,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预案做充分、准备做扎实,坚决守住底线。
以强烈的责任感破解难题。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要增强解决问题的勇气,把化解矛盾、解决难题作为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紧扣对外开放不足、县域经济发展不够、民营经济不强等突出短板,围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等问题,动真碰硬、自我革命,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各类问题分清轻重缓急,提高解决问题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把握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法治思维和市场观念,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对苗头性问题尽早解决,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对典型问题抓好举一反三,做到精准施策、分类施治。
坚持目标导向,紧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目标就是方向,目标汇聚力量。要坚持以目标引领行动,紧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不懈奋斗、砥砺奋进,高质量做好各项工作。
紧盯目标不放松。目标确定后,必须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要紧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发挥作用,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担当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紧盯追赶超越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解放思想、拓展视野,明确目标、完善思路,最大限度地释放动力和潜能。紧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牢记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2020年陕西还有18.34万人的脱贫任务,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折不扣地完成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紧盯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决稳住工业,发挥好能源重要支撑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挥好投资拉动作用;积极扩大消费,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坚持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奋力将“十三五”描绘的蓝图变为现实,为“十四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坚定信心和决心。近年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走在上升通道,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人民生活、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二是干事创业氛围愈发浓厚。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政治生态不断净化,干部群众干事热情持续高涨,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三是发展机遇更加凸显。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等规划的实施,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带来难得机遇,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巩固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面。
全力以赴实现目标。实现目标,要把握工作重点、找准有效路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一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能源深度转化力度,促进能化产业高端化发展。提升制造业集群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加快大数据、区块链、5G商用等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物流、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壮大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二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强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造多层次开放平台,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抓好原始创新、产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创新,加强部省融合、央地融合创新发展,提升产学研用一体化水平。四要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和服务保障,推动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搞好县城规划,加快沿黄河、沿汉丹江生态城镇带建设。
坚持结果导向,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坚持结果导向,就是以工作成效为标准,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接受检验、评判工作。要担当尽责、务实进取,奋发有为、有所作为,自觉把干事创业激情与科学务实精神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树立历史眼光,坚持把历史、现实、未来贯通起来,把握当前工作的历史方位、发展趋势,对目标思路、发展重点、政策措施等进行深入比较、全面考量,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的责任感,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跑好历史接力赛中属于自己的这一棒,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尽心尽责抓好“三农”补短板强弱项、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新型基建投资等工作,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不断把事业推向前进。
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绩。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中央决策部署与自身工作实际结合起来,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重大政策出台和调整要进行综合影响评估,不搞“急就章”“一刀切”,增强工作的务实性和有效性。加强改革创新,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阻碍发展的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任务,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和陕西省实施意见明确的改革任务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深化“放管服”、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工作更好契合时代步伐。保持求真务实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中央扫黑除恶督导反馈问题等整改,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创造经得起人民群众检验的实绩。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着眼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群众的期盼中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在社会治理、扶志扶智、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中共陕西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