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幸存者偏差”说开去

2020年02月04日 12:25:34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艾正松 孙建军

  二战期间,英美军方为减少伤亡、提高战机防护力,对作战后幸存飞机上的弹痕分布进行研究,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在哪里加强装甲。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关注弹痕少的部位。他认为:第一,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战机;第二,被多次击中机翼的战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第三,在机尾的位置,很少发现弹孔的原因并非真的不会中弹,而是一旦中弹,其安全返航的概率就微乎其微。最终,军方采用了沃德的建议,并于后来证实其建议是正确的。这就是著名的“幸存者偏差”,反映了“当取得信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容易导致统计结论产生与实际情况不同的偏差”。

  战场上,排兵布阵、筹划决策是作战行动顺利实施的关键,应重视从“幸存者偏差”中得到启示,从看不见的地方进行逆向思维,善于“反其道而行之”,从而达成出敌不意的作战效果。

  弃定势,逆经验之向。受生理特点影响,人的思维一旦产生会在长时间内建立起强有力的神经联系,形成一种特别“回路”,使人不由自主地用过去的老办法、老经验来应付当前局面。尽管经验思维有时能使人跳跃思维阶段,提高决策效率,但由于它易受先入为主的模式支配,往往容易使人陷入思维定势。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用密集火力成功压制德军炮兵火力后不久,遭到不知来自何方的一个炮兵连破坏性打击。苏军观察员提供了该炮兵连的几种可能位置,并指示炮兵进行炮火压制。可德军炮火并没有停止,仍然给苏军造成重大伤亡。后来发现,德军炮兵指挥官将火炮架设在河上,苏军自始至终未对河流进行炮击。由此可见,经验思维存在直线性和片面性,指挥员要想谋划周全、决策无误,必须摆脱“纯经验主义”的束缚,丢弃思维定势的包袱,从反向、立体、全面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问题。

  勤换位,逆角度之向。战争史告诉我们,最大的不可能之处常常蕴含着最大的可能性,兵家之“机”往往隐匿于兵家之“忌”。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对手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找准敌人弱点、掐住敌人命脉,才是最高境界的“知敌”。苏联卫国战争前夕,朱可夫元帅曾有一句名言:“我不知道德军将要行动的计划,但是根据对情况的分析,他们只能这样,而不会有别的做法。”做出“敌人只能这样”的判断,进而服务于己方的筹划决策,正是换位思考的结果。战场较量从来不是一方独舞,而是相互之间的斗智斗勇、见招拆招。把对手研究透,掌握他们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的优势,分析对手对我作战体系的评价和对我战争潜力的评估,忌惮我们哪些领域和环节,惧怕我们以哪种方式、在哪个方向展开攻击,等等。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我们在筹划决策上“胜敌一招”。

  破常规,逆利害之向。孙子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战场上敌我情况瞬息万变,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要想在万千变化中抓住核心关键,就应善于权衡利弊。然而,战场上没有绝对的有利或绝对的有害,筹划决策最重要的就是打破惯性思维,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利与害,甚至于在趋利避害的基础上反向思考、变害为利。1945年远东战役前夕,日军统帅部出于对“雨季、沙漠和原始森林不适合机械化重兵集团行动”的考虑,未对大兴安岭方向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戒备。与此同时,苏军大规模作战行动偏偏违反了常规,不仅把进攻时间选择在处于雨季的8月上旬,而且命令主攻坦克兵团从蒙古东部翻越大兴安岭,重兵直逼日军设防重地,打得日军一败涂地。正所谓“反弹琵琶曲更新”,充满着逆向思考、变害为利的筹划决策,总能在出敌不意间赢得作战行动的胜利。

标签 - 苏军,杂于利害,炮兵火力,远东战役,幸存者偏差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