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应用典型: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2020年03月05日 10:46:24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淼森

  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智慧,找到事物间客观而具体的联系并运用解决身边的各种实际问题,是一个现代唯物主义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就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应用典型。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一个事物可以既是它自身,又不是它自身;矛盾可以发展到极端,激烈冲突后转化为新的矛盾;“万物互联互通”,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也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亚马逊雨林的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引起得克萨斯飓风。

  在中国语境中,“相辅相成”出自明代张岱《历书眼序》:“诹日者与推命者必相辅相成;而后二者之说始得无蔽。”指看黄历选择良辰吉日的推演方法。“相得益彰”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两者都反映了我国古人更重视事物整体性的辩证世界观。成就各种事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中医辨证施治,把人体当成一个系统,不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开药方阴阳调和,有主有次,辅以药引;治国理政以上率下、德主刑辅、化风成俗,既重视精英引领,又强调制度规范,还有风俗习惯的浸染力量。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也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从国际国内大局出发审视中国的命运,做出统筹全局的战略抉择,坚持破立并举、不破不立,既“打碎万恶的旧世界”,又开天辟地建设新世界,完成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延安整风同时强调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到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三路大军“品”字形挺进中原,三大战役相互支撑、相互衔接,对于整体性的把握运用屡收奇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辅相成,各项工作协调推进,形成磅礴力量。

  统揽“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整体思维的生动体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整体严密,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作为方向引领,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方面战略举措作为支撑,改革和法治又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以改革推动法治进步,以法治保障改革成果;“五位一体”则涵盖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的总要求。

  很多具体工作的开展,也离不开这种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比如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生态保护也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培养打造具有持续自我净化能力的自然生态,统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最终靠绿水青山实现金山银山。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也是一个整体,法律是准绳,道德是基石,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需要协同发力、齐头并进。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实质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必须坚持整体主义的立场,既看到树木也看到森林,既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时刻意识到随着条件的变化,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之间相互转化。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辩证法庸俗化,陷入为辩证而辩证,为整体而整体的官样套路,怕顾此失彼就走向了平均用力。要善于用一子落地盘活全局,起到迎刃而解的效果。就像2012年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一样,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破冰开局、徙木立信,为其他举措出台和见效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

  辩证法并不玄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是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立场。当然,越是简单明了的道理,实践起来却往往并不容易。

标签 - 唯物辩证法,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依法治国,反对主观主义
网站编辑 - 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