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当前,疫情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还会持续,对这些现实问题和潜在影响,要做到心中有数,积极进行应对。“目前看,我们仍然要坚持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要抓好,党中央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都要完成”。强调疫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要结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部署和工作要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特殊历史时刻的具体运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如果说“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那么“大考”既是对“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的大考,又是对我们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的大考。“大敌”当前、“大考”面前,如何登高望远、运筹帷幄、处变不惊、从容不迫,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这是对我们全体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高低的检验,是对我们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状况的大考。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对疫情防控必须分区分级,不能笼而统之。对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坚决攻克,不能等闲视之。
第一
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就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最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对历史做出的庄严承诺,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示和告诫“大家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面对无情的新冠肺炎疫情,特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国际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的深刻蕴涵,特别是关于“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解决学习不深入、思想不统一、行动跟不上的问题,真正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立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把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到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特别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体现在抓好今年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上。坚决克服恢复生产中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做好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突出矛盾和问题。
第二
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就要在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同时全力恢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马克思就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充分涌流,让一切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开足马力”推进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庚子初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已经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春节期间部分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冲击。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还会持续,主要会体现在加剧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延缓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抑制内外商务经贸活动、加大稳就业压力等方面。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化解潜在影响,就要坚持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坚持人文精神和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坚持辩证思维和统筹兼顾的思想方法,坚持战略思维和服从大局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在当前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决策部署的落实已经使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的前提下,应当采取分区分级防控。低风险地区,大概主要是,对外防止疫情输入,对内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大概主要是,对外防止疫情输入,对内防止疫情扩散,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地区大概关键是,防止输入、防止扩散、严格管控,并根据疫情变化态势,逐步恢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第三
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就要着力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执行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历史贡献在于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却批判资本主义把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形成了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不破解这个矛盾,就不可能真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不可能消解异化,实现人民自由解放。为着彻底解决这个矛盾,马克思、恩格斯设计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这就是共产党领导,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创造性运用于中国实际,探索并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制度绝不是万能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的人对制度缺乏敬畏,根本不按照制度行事,甚至随意更改制度;有的人千方百计钻制度空子、打擦边球;有的人不敢也不愿遵守制度,甚至极力逃避制度的监管,等等。因此,必须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这说明制度优势不等于治理效能,制度的价值在于其向治理效能的转化。这种转化的主体在人、在广大党员、干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强化制度意识,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必须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必须积极能动遵守、执行制度,以人的良知和主观能动性弥补制度的缺陷,建立和完善治理效能评估制度,注重提高执行制度和维护制度权威性的能力。把“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的最后一战纳入制度的“笼子”,并且在“最后一公里”加大执行力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中,尽展强大说服力、感召力、凝聚力、执行力。
第四
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就要善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聚焦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貌似经济问题,但不完全是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大政治问题。必须明白,我们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很多,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不可避免。早在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经预言:“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或来自国内、或来自国际、或来自经济社会、或来自自然界的重大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因此,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提高斗争本领。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都必须进行坚决斗争,努力下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总之,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压实各自疫情防控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运用好制度威力,就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最后胜利,就一定能够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