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

优化城镇体系 推动产城融合 促进人的发展

2020年04月28日 10:08:18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李 辉 张佳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能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城市文明,又能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为新时代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根据我国城镇化实际,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推动城镇体系优化与城市群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城镇体系是在一个国家或一定区域,由不同职能分工、规模结构的城镇组成的空间分布有序且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优化与城市群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现实国情是人口众多和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因此,需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不断优化城镇体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一方面,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需要立足所处城镇体系或城市群,找准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需要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更好带动城市群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动产城融合,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高质量的城镇化,需要坚实的产业支撑,依靠产业发展集聚人口和其他资源要素,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需要高度重视产城融合。形成有利于产城融合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协调处理好产业园区与城镇的空间关系,推进区域产业布局与城镇空间格局有机融合,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城镇化既要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上,又要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努力吸引人、留住人,让各级各类人才和广大劳动者都能充分发挥作用,避免出现只见楼房不见人的状况,努力做到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同步、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同步,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局面。

  推动制度创新,促进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最终目标是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2019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二者仍存在较大差距。人的城镇化与相关制度安排密切相关。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相关制度创新,积极推进人的城镇化。现阶段需要致力于研究推进土地制度、户籍管理、人口流动、就业准入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和城镇化的成果。突出抓好已经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全面提升市民化质量,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标签 - 城镇化率,城镇化建设,新局面,城镇化道路,城镇体系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