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对待新事物新做法,要加强鼓励和引导,让新生事物健康成长,让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字里行间反映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凸显的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执政品格,彰显的是开放包容、改革创新的价值追求。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与旧事物相比,新生事物之新,体现在契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上,体现在顺应历史前进趋势上,体现在具有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上。新生事物是“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新生事物既脱胎来源于旧事物,又换骨超越于旧事物,只有把握好否定与肯定、继承与创新、破局与开篇的关系,才能确保“后浪”激情澎湃地涌向远方。
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新生事物发育成长植根于群众伟大实践。从为基层治理提供典型示范的“枫桥经验”,到揭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序幕的小岗村的红手印,从打破农村传统经济格局的乡镇企业到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路的安吉新样本,从逐渐嵌入人们生产生活的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再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广泛应用的云办公、直播带货、无接触商业……无论是建设、改革时期,还是进入新时代,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壮大,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
在看到植根于人民创造的新生事物为社会发展带来新气象、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应看到嫩芽破土时,大都是稚嫩的,需要精心呵护。新生事物的成长同样如此,存在一个从幼稚多变到成熟稳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过程,需要适宜其发育生长的环境土壤。
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改革这个驱动器。中国之所以每天能诞生成千上万个市场主体,很大程度在于“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推进。在成长之路上,新生事物必然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冲破固有体制机制的羁绊、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而这就需要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治这个“导航仪”。允许什么、禁止什么,权利如何明晰、责任如何厘定,是“法无禁止即可为”还是“法无授权不可为”……在法治时代,新生事物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发展。以正处风口中的直播经济为例,一些直播平台呈“野蛮生长”之势,不仅污染了行业发展生态,也冲击着法律与道德底线。草不锄则田荒,依法治理、依法管理、依法规范,诸如直播经济之类的新生事物才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新生事物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文化这个“涵养池”。是扶一把还是踩一脚?是大泼冷水还是雪中送炭?是冷眼旁观还是鸣锣开道?社会所持态度往往决定着新生事物的发展未来。只有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的文化氛围,新生事物的成长才会更有自信底气、更加灵动自如。这就要求我们对新生事物既要审慎更要包容,对一些新生事物难以做出评判结论,看不清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利弊时,不妨先“放一放”,或者允许“试一试”;要保持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生事物一时的“不完满性”。
风物长宜放眼量。当前,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我们将乘势而上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同样需要新生事物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不竭动力。加大改革驱动、强化法治规范,包容创新,让新生事物健康成长,让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
(作者: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