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个贫困地区同时打好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两场战役?近日举办的“2020年全国扶贫日生态环保扶贫论坛”给出了答案。一方面,通过加大补偿力度、退耕还林还草,极大促进贫困地区生态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生态旅游等,为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占国土面积70%以上的林地、草原、湿地、荒漠化土地,分布着全国60%的贫困人口。近年来,这些地区持续加大生态扶贫力度,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地处毛乌素沙漠天然风口地带的山西省右玉县,曾是一片山川贫瘠、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通过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全县林木绿化率由最初的不足0.3%提升到现在的56%。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后的右玉县,成立起全省首家省级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接待各地游客,带动百姓致富,成为山西省首批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
生态扶贫,重在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脱贫攻坚要学会算整体账、长远账,绝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践证明,绿水青山是人类社会财富的源头和支撑,如果失去了绿水青山,即使有再多的社会财富,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把扶贫项目的实施同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扶贫保生态,以生态促脱贫。全力保护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守住环境质量底线,依托生态环境这一本根,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污染防治、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生态扶贫,赢在特色。在从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的道路上,只有将自身特有的资源变为富有竞争力的资本,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品牌,再通过这些资本和品牌创造出财富,才是生态扶贫的制胜之道。各地应当结合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等特点,全方位、全过程激活当地在旅游观光、健康养生、可再生能源生产、生态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发展潜能,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土化特色,做到一村一品种、一地一风格。
随着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即将被消除,未来的生态保护举措应统筹兼顾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巩固提升生态资源优势,不断促进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资产向物质财富的转变,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