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提高备战打仗能力⑦

2020年11月04日 11:02:10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苏新波

  “这一战,人民军队战斗力威震世界,充分展示了敢打必胜的血性铁骨!”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志愿军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制胜密码,彰显了中华民族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血性气质。

  “夫含生禀血,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战争是物质的较量,也是精神的比拼,说到底,是“钢”与“气”的博弈。这是左右战争的两个重要因素,互为支撑,相互影响,“钢”可以砥砺“气”的锐度,“气”可以弥补“钢”的不足。但自古以来,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不是物,最厉害的武器是精神、是意志力,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如同绵羊装上了钢牙,也无法同狼斗,一支军队无论武器装备多么先进,都不能代替人的战斗意志和斗争精神所激发的强大力量。

  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中美之间一场“钢”与“气”的较量。很显然,我军“钢”少,与对手相比实力悬殊,甚至是极不对称的,要想取胜,必须“气”多。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志愿军将士少的是钢铁武器,多的是钢铁意志,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时常把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打得如潮水般溃退”,最终把抗美援朝战争打成了美国人眼中“最寒冷的冬天”。

  “最可爱的人”,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对志愿军将士的由衷赞誉。崇高赞誉背后,“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从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到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辟道路的黄继光,再到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烈火烧身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志愿军将士坚定“不上英雄榜,便涂烈士墙”的必胜信念,血性胆气激荡战斗豪情,钢铁意志磨砺尖刀利刃,逢敌亮剑、浴血奋战,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矗立起一个个“精神高地”。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

  这股气,被对手称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这个“谜”,让美军上将范弗里特至死都没弄明白,怎么就是拿不下那两个由中国士兵把守的山头。这个“谜”,让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用电脑反复模拟得出的结论是志愿军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美军强大的机械化装备,而中国军队却做到了。这个“谜”,让美国老兵约翰50多年后仍然心有余悸,有时还会痛哭流涕,战争留给他的除了恐惧和敬畏,还有疑惑和不甘:中国士兵为什么不怕死?中国军队凭什么能打赢?

  其实,这个“东方之谜”的谜底,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气、精神、意志,这是人民军队的优势和力量所在,这个制胜之钥我们一直懂得、始终铭记、永远赓续。时光走过70载,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但流淌在中国军人体内的血性胆气却愈加浓烈。今年1月,归国志愿军烈士遗物在沈阳首次展出,透过这些浸染着战火硝烟的物品,一股舍我其谁、有我无敌的血性胆气扑面而来,传递着穿越时空、生生不息的无穷力量。面对今年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人民军队用一腔热血延续着那份沉甸甸的血性担当,再次展现出一往无前、敢打必胜的铁血豪情。

  “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血性,胜利的刀锋。军人,使命在肩,唯有血性担当。军人生来为战胜,须臾不可无血性。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发展,战争形态如何演变,血性永远是我军坚不可摧的钢铁脊梁,无所畏惧的勇猛胆魄和所向披靡的虎气锐气永远不能丢。我们在用“钢”铸造雄师劲旅的同时,更需要传承和强化“气”多“气”强的优势,砥砺官兵训练不怕苦、打仗不怕死的英雄豪气、虎虎生气、高昂士气。“钢”强“气”更盛,“钢”多骨更硬,就能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32126部队)

标签 - 血性,钢,气,向死而生,长津湖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