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

2020年11月09日 10:56:02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2019年,前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最后一任总书记埃贡·克伦茨,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专访时曾意味深长地说:“1989年民主德国的消亡让很多人觉得社会主义行将就木,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够拯救世界。但中国凭借发展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给出了最强有力的反驳,用日新月异的变化振奋了人心。”诚哉斯言,作为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蓬勃生机和活力在神州大地谱写出一曲又一曲气势磅礴的壮丽篇章。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奋斗脚步永不停顿。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把内含其中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实践基础生动揭示出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信、可敬、可亲的光辉形象进一步丰满起来,既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当下的最好激励,更是对未来的最好昭示。

  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厚底蕴

  真理的魅力是永恒的。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一项伟大的事业,之所以能够引领实践、走向辉煌,就在于其背后有着丰厚底蕴的坚实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厚底蕴,源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真理的引领下,划时代的变化开始了。正如毛泽东所言:马克思的学说最管用,一是中国社会需要,二是中国革命需要,三是一旦被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掌握住了,中国就发生大作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完美结合,孕育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累累硕果。

  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真理也需要在发展中获得持久生命力。1959年,毛泽东在谈及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邓小平也强调,对马克思主义这个“老祖宗”,一是不能丢,二是搞清楚,三是说新话。习主席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共产党人的‘真经’”。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守正基础上的大胆创新,既体现了理论渊源的一脉相承,又彰显了理论品格的与时俱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厚底蕴,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熏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承载历史、引领当下、昭示未来,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得到了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丰富滋养,从而涵养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厚重文明孕育深邃文化,深邃文化滋养当代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未间断且延续至今的文明,它孕育出的中华文化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著称于世。纵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子始终蕴含其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赋予了《汉书·河间献王传》中“实事求是”新的内涵,并使之上升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从《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获得启发,借用“小康”概念为人民群众描绘了富有温情的奋斗目标;习主席引用《庄子·秋水》中的“邯郸学步,失其故行”典故,向我们生动阐释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刻道理。

  任何一种科学主义的形成,都离不开深厚实践的有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倏忽而至的“飞来峰”,更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与命运抗争中反复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我们党在领导推动规模空前的伟大社会革命中艰辛开拓的发展新路。从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并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每一段历程都弥足珍贵。正是这一系列的伟大实践,不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长土壤,使得其既深接地气又底气十足。

  知之愈深,方能信之愈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九十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是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得来的,是在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得来的,是在对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当我们把视线沿着时间轴向前回溯,不难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厚底蕴,而这,正是支撑我们高度自信的关键所在。

  讲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

  欲究其理,必寻其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是一种全方位、整体性优势,其中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长期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不断发展,之所以能够赢得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充分尊重,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之“治”,从本质上说,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制。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点上,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十分坚定。

  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中国才在命运转折关头走上了社会主义正道。近代以来,中国惨遭凌辱、人民困苦不堪。为走出苦难的泥淖,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纷纷上演,形形色色的救国道路令人炫目,然而都没有走通。国家沉沦如故,人民受难如昨。有且只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奋斗,终于让古老的中国稳稳驶上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实践探索中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越走越宽阔。

  正是有了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开辟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克服了以往一切思想理论的狭隘性,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但是,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也从来不是僵化保守的教条,离开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的生命力就停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我们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的理论创新,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因而能够成为引领我们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

  正是有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得以在中国确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性质并借鉴古今中外制度建设有益成果基础上进行的重大创举,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和强大自我完善能力。从根本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各方面优势都是由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派生而来的。

  正是有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得以释放巨大精神伟力。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豪迈提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为己任,集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粹,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了持久、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奠定了其必然行稳致远的厚实根基,这就是我们能够从容走向未来的信心所在。

  讲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伟力

  2015年,“跟拍”中国30多年的法国摄影家阎雷,在其《昨天的中国》摄影作品集中曾写道:“与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接触让我无语。在广州,统一的着装形成了一种浑浊厚重的灰色调,没有任何对比,没有任何颜色。这种色调,我至今仍不知如何捕捉。”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国进入新时代》发布。中国梦的宏大构想,在一张张洋溢着自信、乐观的灿烂笑脸中,变得更加生动可感。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换新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伴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物质财富积累,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勇于开拓的首创精神、革故鼎新的突破精神、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善于借鉴的学习精神……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精气神,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这种磅礴的精神力量,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和辉煌成就。

  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从小岗破冰到深圳兴涛,从浦东逐浪到雄安扬波……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砥砺奋进,书写了一部撼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史诗。在大踏步赶上时代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的创造力、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中国方案的感召力、社会主义的影响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都得到了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

  实践彰显伟力,事实胜于雄辩。从1978年到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由3678.7亿元攀升至990865亿元,人均GDP由385元增至70892元。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并且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地国和来源国。“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北斗”导航……中国正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从肉票、油票等“一票难求”,到汽车、智能手机等进入“寻常百姓家”;从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四大件”,到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网络购物“新四大发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足了、幸福感更强了、安全感更实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18%左右,近几年更是高达30%左右,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引擎”。我们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支柱”,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背后,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一条与西方不同的现代化新路,为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解决自身问题、超越西方模式、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人间正道、康庄大道。

  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85年前,身陷囹圄的方志敏曾这样畅想未来中国。令人欣慰的是,革命前辈当年所愿已在社会主义中国成为现实,而今的中国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140年前,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夺取并保持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条件和具体国情,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遭受重挫。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名噪一时的“历史终结论”,傲慢宣称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是人类社会政治制度的最优样态。然而,不绝于耳的唱衰中国声音,甚嚣尘上的“中国崩溃论”,都难以阻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无法动摇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谓“风景这边独好”。诚如邓小平所言,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正所谓:“不是历史的终结,而可能是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我们着力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交出了抗击疫情的优异答卷。反观一些西方国家,疫情防控无序无力,人民生命安全遭受巨大威胁,党派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精英阶层漠视普通民众等政治缺陷暴露得一览无余。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了鲜明对比。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哪个更先进、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意志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答案不言自明。

  放眼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发展态势正在悄然变化。中华大地上,源源不断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使社会主义持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为世界社会主义开创了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引领。

  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强调指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回首过往,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必将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标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品格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