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

2020年11月11日 11:04:09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赖德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十四五”时期“三新”发展逻辑。这一逻辑既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着眼于“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着眼于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其中,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一个重要变量,处于优先考量位置。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的战略抉择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国是个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自然资源禀赋也比较高。但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比较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因此,如何快速融入到全球分工的产业链、价值链中,加入到国际大循环中去,对于短期内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市场,是发展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引进外资和技术,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使我国分享全球化红利,发挥出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得到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得到持续改善,同时,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就业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得到释放和转移,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两头在外”的工厂工作,造就了“中国制造”横扫全世界的奇迹。而且,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实现了经济增长、就业促进和收入增加比较协调的局面。

  但“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在新发展阶段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等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依赖传统国际循环来发展的模式也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我们要主动调整,而不是被动调整。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我国的内部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如何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国内生产体系的重点方向。同时,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别是人均收入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劳动力成本优势有所减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就业将处于更加优先的地位

  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需要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门类相协调,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协同。这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就业将处于更加优先的地位。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打造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支点的关键。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就意味着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发挥好国内市场潜力巨大这一优势。国内需求包括投资和消费,从长远来看,消费是重中之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7.8%。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决定消费的因素很多,比如边际消费倾向,但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虽然人们的收入有多个来源,但通过就业而获得的劳动收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就业状况如何,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就业状况如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消费潜力。内需特别是消费的扩大及其转型升级,要以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为基础。就业是社会的连接点,既连着百姓的饭碗,也连着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好,内需就足,就能够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源泉。“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科技实力跃上了新的大台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不断增大,但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还面临着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因此《建议》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有研究表明,创新是人力资本的函数,人力资本越多越有可能推动创新。我国是人口大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自上个世纪末期高等教育实施大规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2019年毛入学率达到了51.6%,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劳动者队伍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以亿计,而且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每年走向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仍将高达800多万。这是我国持续创新的重要基础和底气所在。但其前提是这些巨量的人力资本能得到有效配置和使用,要人尽其才。因此,要更加重视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将人力资本的创新潜力转化为现实优势。

  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构建新发展格局,根本目的是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一项长期任务,但“十四五”期间要扎实推动,为之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既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更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对于后者,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就业状况好的国家,中等收入群体比例也更高,而且更稳定。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科技的广泛运用,有可能发生“就业极化”现象,这会损毁中等收入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对此,要未雨绸缪。同时,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本身也是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高品质生活的前提。

  将就业优先政策上升为宏观政策层面

  为更好地突出就业的优先地位,以及更好地应对就业的压力,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我国提出并实施了就业优先政策,并将其上升为宏观政策层面。在“六稳”“六保”中就业优先政策不断落地,力度空前,效果显著。因此,《建议》提出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这意味着就业优先政策将更加定型,在稳就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强化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经济发展方式将会作出调整,将更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内需驱动和创新驱动,强调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但不管采取何种发展方式,都要坚持就业导向,要有利于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保障劳动者待遇和权益。要把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出台的主要依据,将就业优先更好地体现在财政、货币、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宏观政策之中。

  强化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提升。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这需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来缓解。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加大对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以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强化对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都将是就业工作中数量最大的群体,是就业的“经线”和“纬线”,织牢这一就业的经纬线,就业大局就能稳定。要强化相关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同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比较困难,解决好他们的就业,能有效阻断他们陷入贫困。实际上,实现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比较充分就业,也是他们体面生活的前提。为此,要树立底线思维,建立协同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安置。通过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困难群体就业,更好地完善和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

  强化对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和规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三新”经济发挥着独特作用,同时,“三新”经济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根据有关研究,2019年“三新”经济就业人数已达1.65亿人,占全部就业人数的21.4%。其中,有不少人的就业属于新就业形态。但新就业形态面临着诸多短板,其法律地位、劳动关系、社会保障、职业提升等,还缺少明确规范。要加大对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及时把法律短板补齐。

标签 - 零就业,就业导向,就业状况,充分就业,发展要求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