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法治领域发展中国特色法学理论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法学领域带来哪些挑战?会产生哪些重大法治前沿问题?

2021年01月25日 13:01:57
来源: 北京日报 作者:

  王轶(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我们将不负时代使命,持续探索、砥砺前行,为相关国内、国际规则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访谈缘起:数字文明和智能社会的不断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法治建设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人类社会风险增大,面临各种挑战。作为一个前沿科技与法律紧密融合的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未来法治”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新命题,更是一种新的学术思维。那么,什么是“未来法治”?发展和研究“未来法治”有何必要性、重要性?目前取得哪些进展?我国在未来法治领域还有哪些重点需要攻克?本刊特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就此进行探讨。

  何为“未来法治”

  理论周刊:为什么要研究“未来法治”?目前我们在“未来法治”领域取得哪些进展?

  王轶: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也为全球法治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未来法治”研究已迫在眉睫。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回应社会发展与法治建设的需要,正式成立未来法治研究院,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法学领域带来的挑战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法治前沿问题,深度促进法学与当代科技发展的紧密结合与交融汇通,建构对科技革命带来的新问题具有回应能力、对中国法律实践和法律体系具有解释力、对国际学术发展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和教育平台。

  我们的研究范围涵盖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治理、算法规制、平台治理、大数据竞争、金融科技与技术驱动型监管、区块链法治、电子证据、互联网安全、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智慧司法等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研究成员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如杨东教授在区块链法律研究中,提出共票理论,为区块链法治提供支撑。丁晓东副教授在个人信息保护、算法规制等未来法治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主张对个人信息与算法进行场景化保护与规制,结合法律规定,在具体场景中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解释个人信息权利的边界,采取合作治理的方式应对新科技中的法律问题。张吉豫副教授提出法治化和智能化的共同进步和有机结合将为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提供重要的创新机制和有力支撑,特别提出要关注网络空间中法律的“算法实施”问题,即一些法律可以通过在计算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装置上所运行的算法而在社会中被执行、适用和遵守。郭锐副教授致力于应对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伦理和治理上的挑战,在社会如何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问题上有思想资源和分析框架上的独创性贡献。

  我们的相关研究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高度认可。例如,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教授等学者认为,人大法学院凝练的“未来法治”包含“面向未来、走向未来、引领未来”三层依次递进的涵义,是一种新概念、新命题、新思维;只有以“未来法治”作为科学范式才能研究清楚智能社会的法律秩序问题。有国外学者表示“对未来法治研究院的学术研究印象深刻,未来法治研究院已经达到了法律与科技研究的国际一流水准”。

  构建世界领先的人才培养体系

  理论周刊:人才是面向未来的第一竞争力,也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一个前沿科技与法律紧密融合的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应如何培养这种前沿学科、交叉学科人才?

  王轶:我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培养前沿学科、交叉学科人才的号召,认真梳理和研究党在科技革命与未来法治领域的重要文件和讲话精神,以高素质拔尖创新法律人才培养为核心,认真探索面向新科技革命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机制,致力于构建世界领先的人才培养体系。

  未来法治研究院成立了数据法学教研中心,开发了新科技革命与未来法治领域系列前沿交叉课程和教材;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法院法官等实务专家合作开设“互联网审理机制创新与审判实务前沿”等双师同堂实践课;实施“智慧司法背景下新证据学的实践教学项目”;认真探索能够掌握交叉学科领域知识的人才培养方案。未来法治研究院为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优势的学生制定了丰富、科学的特色培养方案,同时将培养资源向法学院全体学生开放,培养学生对于新科技革命与未来法治的全面深刻认识,使学生既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又了解新科技发展情况和核心概念,成为具有交叉学科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对科技革命带来的法治问题具有切实回应能力、对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及人工智能规制等国际前沿问题具有国际对话能力的高层次跨学科创新型法律人才。

  除课堂教学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学术会议和学术论坛,通过举办网络法读书会、未来法治前沿讲座、互联网法治高端峰会、国内和国际论坛等丰富的学术活动,探讨新技术变革所涉及的法学理论和法学问题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针对新技术革命对法治提出的挑战给予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层面的回应,探索掌握新技术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路径。此外,未来法治研究院从模拟法庭、社会实践及国际交流等多个维度丰富学生培养体系,推动学生成为掌握新技术新思维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研究院注重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相关实践性比赛及活动。在面向国际留学生培养方面,加强国际留学生对中国科技法治的理解,致力于培养一批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在个人信息保护、数据治理、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伦理与法治等领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与世界良好沟通桥梁的留学生校友。

  深化拓展中外法学交流与合作

  理论周刊:要把我国“未来法治”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与法律交叉学科,培养中国和世界法学界的未来领军人才,需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这方面,具体应该怎么做?

  王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作为一个前沿学科、交叉学科,未来法治的研究日益显示出其影响力。在研究的过程中,强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积极搭建跨界研究交流平台,开展与世界顶尖高校法学院在未来法治领域的深度合作,参加法律与科技领域国际会议,在国际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多位青年教师担任“杜克大学—香港大学”荣誉访问教授、伯克利隐私与场景公正论坛委员会委员等域外学术职务。

  未来法治研究院设立全球荣誉讲席,对接全球优秀师资力量,邀请世界知名法学家进行系列前沿讲座。未来法治创新引智基地于2020年获批科技部、教育部“111计划”,系全国唯一法律科技领域国家外专局引智基地项目,引入日内瓦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国际知名专家10人,进一步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法律与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未来,研究院将继续依托已有的国际合作资源,进一步深化与世界顶尖高校在未来法治领域的实质性合作以及与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重要国际机构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中国和世界法学界的未来领军人才。

  今后,我们将不负时代使命,持续探索、砥砺前行,依托人大法学院马克思主义法学教研高地的优势,在未来法治领域持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为相关国内、国际规则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储备,服务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标签 - 法学基本理论,法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域知识,人才培养方案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