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国际形势,如何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主旨演讲,回答时代之问,指明前行之路,推动各方凝聚共识,携手合作,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和平发展贡献“博鳌方案”。
紧扣时代发展新形势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于世界发展大势作出的最新判断。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另一方面,寒冬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人类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浴火重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蓄势待发,国际社会对健康安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命运与共的认知更加深刻。
面对人类社会应该向何处去、应该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的重大命题,习近平主席提出“回应时代呼唤,携手共克疫情,加强全球治理,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的倡议,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只要各国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就一定能建成。
书写文明互鉴新画卷
中华文明对认识和处理不同文明间关系有十六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人在欣赏本民族灿烂文明时,也欣赏其他民族的文明,不同文明应该在互相欣赏的过程中相互促进,达到一种“和而不同”的和谐状态,而不是搞霸道、强加于人。深厚的历史渊源成就了亚洲的多彩文明和发展奇迹,鲜明的地域特色涵养了亚洲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命运共通的文化价值理念,时代发展赋予亚洲新的使命担当。经历了疫情洗礼,各国人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才是人间正道。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推进文明互鉴不仅有助于引导各国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而且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人文基础,注入文明力量。中国愿继续同亚洲各国一道汇聚东方智慧,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文明交流,为亚洲价值更好助力全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提出合作共赢新倡议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全方位冲击,但“一带一路”合作没有按下“暂停键”,反而在逆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中国与各国携手共建“一带一路”是以实际行动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为世界提供一个具有广泛包容性的联动发展平台,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开辟新路径。习近平主席提出与各方共建更紧密的卫生合作、互联互通、绿色发展、开放包容“四大伙伴关系”,有利于将中国的抗疫成果、经贸倡议、新发展理念、减贫经验惠及世界,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多领域合作,有利于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区域和国际发展议程有效对接、协同增效。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讲出了世界人民的心声,是时代之声。我们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一条发展之路、合作之路、健康之路。
擘画人类发展新愿景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国际主义情怀,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和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理想。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筚路蓝缕,求索奋进,开拓创新,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不仅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冲寒已觉东风暖,慎终如始勇向前。二十载奋进征程铸就精彩华章,博鳌亚洲论坛见证了中国领导人的博大胸怀和世界担当,见证了更加自信开放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坚定不移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促进和平发展,坚定不移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