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民族主义”毒害全球抗疫大局

2021年05月03日 10:07:03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丑则静

  连日来,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新冠病毒及其新变异毒株在印度国内快速传播。根据印度卫生部5月1日公布的数据,印度累计确诊已超过1916万例,累计新冠死亡病例超过21万例,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在连续9天超过30万例后,5月1日首次超过40万例,创该国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最高纪录。

  更糟糕的是,专家普遍预测印度疫情仍未达峰值,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面对印度严峻的疫情形势和疫苗短缺现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施以援手,但有一些国家却搞起了“疫苗民族主义”,禁止疫苗及其关键原材料出口,人为制造“免疫鸿沟”,这既破坏了全球团结合作抗疫的大局,还不可避免地将会阻碍应对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进程,给全球疫情防控与经济恢复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人类历史表明,接种疫苗是最终战胜传染病最有效的办法。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将希望寄托在大规模疫苗接种上。目前,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等均已研制出疫苗。然而,疫苗在全球范围的分配与接种严重不均衡,少数国家奉行本国利益绝对优先原则,抢购、囤积远超所在国家人口需要数量的疫苗,而包括印度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疫苗短缺。数据显示,占世界人口16%的富裕国家购买了全球新冠疫苗供应量的70%,同时,疫苗覆盖率不足10%的印度正面临着灾难性的感染人数激增局面。

  “疫苗民族主义”的背后是单边主义横行,其短视性已被反复证明,不仅会带来全球更大范围的人道主义悲剧,而且也会给相关国家造成更大损失。首先,“疫苗民族主义”将阻碍疫苗更有效的分配,类似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病毒肆虐,极有可能增加病毒变异和扩大传播的风险。日前印度相关专家已发现多种双重变异甚至三重变异病毒,病毒不断变异使得致病力增强,蔓延到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风险非常高(老挝、柬埔寨、东帝汶等国新增病例正快速增长),这可能将对全世界已接种疫苗人群形成一系列全新的感染,会给全球带来新一轮防控压力。

  其次,“疫苗民族主义”会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严峻挑战。不断滑向失控的疫情不仅让原本在2020年萎缩10%左右的印度经济雪上加霜,同时也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恢复、国际能源市场企稳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虽然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中最贫穷人口受疫苗短缺的影响最大,但是“疫苗民族主义”对整个世界都有连锁反应。国际商会研究基金会的研究显示,“疫苗民族主义”可能会减缓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高达9.2万亿美元的损失,而其中近一半的损失将发生在最富有的经济体中。

  疫苗是抗击病毒的利器,是拯救生命的希望,而只顾自己的“疫苗民族主义”既不道德也不理性。某种程度上,全球范围的疫苗分配考验着共同利益与利益冲突并存之下的人类选择。罔顾他国利益、过分强调本国利益最大化必将导致全人类利益受损的窘境,只有在实现本国利益的同时考虑与维护他国利益,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人类共同利益。病毒传播不分国籍、不认国界、不管种族,也不认经济体和个人支付能力的差距,在应对病毒威胁方面,人类共同利益进一步彰显,全人类的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应当团结起来,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努力推进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公平分配,携手各国共同战胜疫情。

  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它没有国界、种族、宗教之分,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应对。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病毒面前被诠释得淋漓尽致。只要地球上还有疫情,病毒就可能不断变异,就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安全的。只有在全球范围内战胜疫情,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才能够畅通,世界经济复苏才有更坚实的基础。均衡分配疫苗不只是一种道义责任,同时也是一种大视野和大胸怀。分享疫苗有利于分享抗疫成果,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促进世界经济更快复苏。对发达国家来说,这不是单方面的慈善,而是拯救自己。

  疫情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一贯强调,各国应当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共同抗击病毒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在2020年5月举行的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去年10月,中国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以实际行动推动疫苗的公平合理分配。目前,中国疫苗全球供应已突破1亿剂次,正向80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疫苗援助,同时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这是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真实写照。

  疫苗的研发不是国力竞赛。事实上,中国从一开始就坚定秉持疫苗公共产品的“第一属性”,坚定站在疫苗国际合作的“第一方阵”,坚定充当疫苗公平分配的“第一梯队”。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国反对搞“疫苗民族主义”,不接受制造“免疫鸿沟”,更抵制任何把疫苗合作政治化的企图。中国期望所有具备能力的国家都能尽力向有需要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让各国人民用得起、用得上,真正成为“人民的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典型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一国的安全不仅不是另一国的威胁,而且是另一国安全的保障。面对不断在全球蔓延的疫情,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国家命运与人类命运前所未有地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愈发得到凸显。近日,习近平主席就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向印度总理莫迪致慰问电指出,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最终战胜疫情。中方愿同印方加强抗疫合作,向印方提供支持和帮助。实际上,今年4月以来,中国已累计向印度提供了5000多台呼吸机、21569台制氧机、超过2148万个口罩和约3800吨药品,体现了大国的担当与胸怀。

  “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在当前这个特殊时刻,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国际社会早已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统一体,一国的安全越来越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共同安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国际社会应当加紧行动起来,杜绝短视的“疫苗民族主义”,促使疫苗分配的多边协作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努力推进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公平分配,帮助最需要帮助的国家摆脱危局,建立防控疫情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有效机制,携手各国共同战胜疫情。

  (作者:丑则静,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讲师)

标签 - 绝对优先原则,疫苗接种,中方愿,全球经济,疫苗民族主义
网站编辑 - 徐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