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我们党成立后不久,对党的历史的记录、研究和总结就开始了。历经百年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党史研究和党史学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涌现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和党史研究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时刻,回顾和总结党史研究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明晰党史学的学科定位,加强党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更好发挥党史学的社会功能,是广大党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职责与使命。本刊特推出“中共党史学学科建设大家谈”栏目,述学立论,集智聚力,推进党史学学科发展。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重视对党的历史的学习,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中共党史学的使命就是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提炼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铸就的百年华章,需要我们去学习和研究,需要中共党史学不断发展,有更大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史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史学研究的有益经验和方法,还要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党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载体”。当前,如何书写好百年大党的百年风华,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共党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以下简称“三大体系”),是摆在每一位中共党史研究者面前的重大学术命题。在中共党史学百年发展演进中,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不同历史阶段中共党史学的发展及其经验都是新时代构建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资源。
建党伊始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党史的学习与研究,构建了中共党史学的初步体系。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延安之前,这一时期从事党史研究的主体多为中共党内领导人,如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党的机会主义史》,瞿秋白《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李立三《党史报告》等。这些中共党史研究的早期著作,主要是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需要,在宣传教育、总结经验教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早期党史研究者大多曾任党内要职,是中国共产党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拥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应用到党史研究中。这一点在他们的著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特别是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党史研究呈现出新的特点。回顾党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成为党员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被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高级干部大规模、有计划地集体研究党史,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了中共党史研究的热潮。这一时期,在研究党史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学术自觉更加凸显,一批研究成果影响极大,对党史研究作出了许多原创性贡献。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是中共党史研究理论的开篇之作,对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中心、研究方法、学科性质、学科特点以及中共党史分期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全面阐述,开创了中共党史学理论方法的新局面,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自此以后,中共党史研究者不仅继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党的历史,而且融入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新的内容。延安整风运动把研究中共党史作为其开始的内容,又始终把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在反省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中领会马克思主义,其最终成果就包括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历史文献,作为涉及历史问题的政治决议对党史研究影响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党史学迎来较为辉煌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党史研究奠定了中共党史学的基本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事业的伟大功绩,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中国国情的高度契合。为此,当时学界开始了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的理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中共党史学的发展成型奠定了坚实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成为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政治理论课,在全国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逐步增加,党史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作为必修学科和专业方向,开始走向规范化。《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出版,对中共党史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中共党史学科的建立和研究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巨大作用。毛泽东同志的许多著作,本身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中国革命与中国历史的杰作,对中共党史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老一代党史学家胡乔木、何干之、胡华等历来重视对毛泽东著作的学习与研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自己的研究。当时中共党史学学术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着《毛泽东选集》进行党的各种历史问题的研究,话语体系也深具时代特点。中共党史学作为与时代距离最近、对时代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具有当时特定的历史特点。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共党史学逐步实现了政治属性与学术属性的融合,朝着更加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文革”时期极“左”思潮的盛行使中共党史学遭受重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党史学界端正了思想路线,实现了拨乱反正,重新评价诸如五四时期的陈独秀和李大钊、瞿秋白及其《多余的话》、百团大战、中共八大等一系列党史人物与事件,学科规范化建设开始起步,学科发展日益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学界多次召开研讨会重新讨论与界定党史学科的研究内容,鼓励对党史问题的理论与学术探讨,鼓励解放思想和开展学术交流等。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内容和指导思想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与学术资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共党史研究具备了更加广泛的学术自觉,一些重要的学术命题开始被纳入研究视野。如从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和发展的诉求出发,通过深入反思党史研究和党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为集中地探讨了党史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理论方法。这一时期,中共党史研究成果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新领域不断开拓,新方法不断运用,新史料不断得以挖掘,组织机构不断健全,《中共党史研究》等专业学术刊物不断增多,这些极大地促进了中共党史学的创新发展。中共党史学研究的学术自觉与研究主体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中共党史学的“三大体系”建设朝着更加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
进入新时代,构建具有深厚学理基础的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成为中共党史学新的使命与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问题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和党史研究作出多次重要论述和批示,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集中体现在《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为深入学习和掌握党的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党史学界及时跟进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理论创新,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同时,构建符合中共党史学自身属性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构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适应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总结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规律,成为新时代中共党史学的重要使命与担当。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其最大的经验之一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共党史学研究就会繁荣,什么时候背离马克思主义指导,党史学研究就会偏离正确轨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系统化的中共党史学“三大体系”,坚持问题导向是基本要求。直面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视并尊重“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已成为社会发展对包括党史研究在内的中国学术研究的重要期待。我们应以当代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真正形成中共党史学科自己的具有标识性的概念,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系统化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注重把党史研究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进而指导新的实践。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