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红色资源作为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只有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管理,提高管理认识,构建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才能切实推动红色基因的传承。
提高红色资源管理认识
管理好红色资源,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着眼于更好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向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创新管理理念,更好地担当起红色资源管理使命。
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及文物保护、民政等部门要善于从政治高度看待红色资源管理问题,自觉担负起管理好红色资源的使命和职责。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明确红色资源的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责任人,凝聚管理红色资源的社会共识,努力增强推动红色资源管理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创新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必须立足红色资源管理现状和新的时代特点,及时创新管理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化管理理念,通过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人才队伍、管理手段等,实现红色资源管理科学化;牢固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红色资源管理模式和方法之中,实行扁平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将管理职责具体化、明确化,把管理的规范性与创新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把握管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管理好红色资源,必须正确把握好创新与务实的辩证关系,立足于加强和完善红色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在求真务实中开拓创新,在把握规律中增强预见,在大胆探索中实现突破;必须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根据红色资源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红色资源管理的一般性原则、规律及方法,提升红色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效;必须处理好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辩证关系,用人性化思维制定管理制度,充分调动管理红色资源的积极性,严格落实管理红色资源的责任制。
构建红色资源管理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心用情用力管理好红色资源的指示,必须聚焦红色资源管理现状,明确管理要求,完善管理机制,构建起红色资源管理体系。
摸清家底底数。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广泛,摸清其数量和分布是加强红色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必须对我国现有的红色资源进行系统统计并编制完善红色资源名录及资源地图,从而使红色资源管理有据可查有本可依;同时,依据科学标准对各类红色资源进行级别评定,设置多个层级,对稀缺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性保护管理。此外,还应着力加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建设,为红色资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托。
注重分类管理。红色资源具有独特性、多样性、稀缺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对红色资源的管理必须做到分门别类,分别管理。如做到对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区别性管理。对革命文物、遗址、遗迹等物质遗产要切实做好修复管理、整治管理、控制管理等,而对革命精神、革命故事等非物质遗产,也不能忽视,须着力加强研究阐释和传承弘扬。
完善管理机制。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红色资源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积极推动“红色资源管理立法”,如出台相应的红色资源管理条例,逐步形成健全的红色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设立推动红色资源管理所必要的活动经费、宣传经费、建设经费、培训经费、科研经费、调研经费和奖励基金等;加强中央、地方政府及文物保护、民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汇聚红色资源管理合力。
提升红色资源管理效能
着力提升红色资源管理效能,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内在要求。必须要严格管理标准,创新管理手段,着力提升管理能力。
严格管理标准。制定严格的管理章程、标准、办法、守则等红色资源管理行为准则,严格执行,将管理标准和办法贯彻到底,严格规范相关责任人的行为;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全面、有效的红色资源管理考核机制,将红色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环节纳入绩效考核系统之中,更好地检查、评价、督促社会各界红色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创新管理手段。必须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手段,实行红色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平台化管理。一方面,建设网络虚拟控制平台,发挥新科技成果,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做到对红色资源尤其是红色文物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实时监控,保障红色资源的安全;另一方面,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机房,降低红色资源统计、管理和维护成本,同时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对红色资源尤其是红色物质遗产的科学性和数字化管理,实现对红色资源基本信息、保护情况和开发使用情况的准确把握。
提升管理能力。必须加强红色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对红色资源管理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因地制宜健全红色资源管理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确保我国红色资源管理的全覆盖;必须加强培训,着力培养专业人才,尤其是红色文物的修复和保护专业人才;必须加强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从风险防范的角度考虑红色资源管理问题,保障红色资源的健康可持续利用。
(作者:刘建平、张藜萱,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