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今年初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讲好用好“大思政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党的百年历史是讲好“大思政课”最生动、最丰富、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这些经验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党兴党强党历史经验的精华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增强“大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其作为一次把握规律、展望未来的理论学习,作为一次坚定信仰、坚定方向的党性教育。要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努力把党史学深学精学透,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党性原则、宗旨本色、作风操守,努力练就钢筋铁骨,筑牢精神家园,坚守初心使命,激扬革命斗志。要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深刻思考红色政权、新中国建设成就、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深刻思考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深刻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四个自信”,努力以高度的自觉把初心落实到行动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确保我们党血脉永续、根基永固。
从国家发展成就中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设发展、改革开放和进入新时代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是讲好“大思政课”的生动素材。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过去,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抗洪抢险、抗击非典到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从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从“北斗”联网到“蛟龙”入海、“九章”演算,处处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事事蕴藏可圈可点的拼搏精神。要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联结起来,引导官兵深入红色教育基地、脱贫示范村、街道社区、企业工厂、科技园区等,了解这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通过提升“大思政课”的开放性、科学性、创新性,不断拓展官兵的认知视野和思维空间,感受时代的脉动,感知身边的变化,感怀我们党的伟大、光荣、正确,通过看成就、想未来,激发创新精神、凝聚奋斗力量。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汲取奋进力量。习主席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启示我们,善用“大思政课”,必须既学好理论的“有字之书”,又用好社会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党的创新理论是“有字之书”,彰显的是真理力量;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创新实践,则是一部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无字之书”,体现的是实践力量。增强“大思政课”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方面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必须用好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对新时代革命军人来说,火热的基层实践是我们学好“无字之书”的广阔舞台,是丰富经验、增长才干的最好平台,可以帮助官兵把基础打得更扎实、更牢固。只有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锻炼,把基层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大胆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才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更加坚定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的自觉自信。
(作者单位:武汉警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