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这些重要论述,对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作了深刻阐发,将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面临新形势,必须大力提高政治站位,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
1.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正当其时
对外话语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自我陈述以及采取的话语实践活动。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进行体系化、系统化和持续性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我们加大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一批新型对外传播智库、国际一流水平的对外传播机构。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弥补了国际话语体系中信息流动的“逆差”,使得中国话语的世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也争取到大部分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支持。但同时必须意识到,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经常借题发挥,罔顾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制造虚假舆论和话语陷阱,使用各种传播手段污名化中国。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否认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贡献,在病毒来源、防控措施、疫苗研发等问题上抹黑中国,煽动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意识形态分歧,企图在国际舆论中孤立中国。这些刻意抹黑和失实报道,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新闻报道的专业范畴,成为由部分西方政客主导的“对华舆论战”的工具,以达到配合其在经贸、政治、军事等领域打压中国的目的。因此,必须把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提出了“一个战略传播体系”和“五个力”的建设目标,即“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这是从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对当前加强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工作作出的全新工作布局。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正是要把“五个力”进行更为系统全面、深入透彻的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搬运文化符号,对语言进行简单的传播与复制,而是要立足中国发展经验,系统化地推进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开展多元人文交流活动,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加强组织领导和后备人才培养,从战略高度推进实现“五个力”建设目标。
2.以多元参与建设对外话语传播主体
话语是促进人的互相理解与认同的工具,主权国家可以通过话语实践促进相互理解、实现积极认同。新媒体时代的话语体系不仅包括以政府发言人为代表的公共外交话语和以智库、研究机构为代表的学术话语,也涵盖日常生活中的大众话语和网络话语,这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话语素材和主体资源。
随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外传播话语主体要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最初主要是相关部门的政府发言人和国家媒体等具有官方代表性质的组织、机构和个人,扩展为包含对外企业机构、学术智库、商业平台和民间个体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传播矩阵。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展了国际传播的话语空间,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网络话语之间的联结越发紧密。新媒体环境下国际传播话语主体正在融通甚至重构既有的传播结构,不仅话语空间渐次向多维度延展,话语主体也从单一的政府话语主体拓展到与学术话语主体、大众话语主体和网络话语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政治话语为国际传播提供重大方针政策的思想价值引领,学术话语为国际传播话语实践提供更为全面、深刻的学理支撑,大众话语和网络话语则能够突出话语传播内容的通俗性和贴近性,使得传播内容更容易得到国际受众的共鸣和认同。
因此,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从多元主体的结构变化加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需要构建起以政治话语为意识形态主导,学术话语为学理支撑,积极吸纳大众话语和网络话语为传播策略的话语体系,形成“以我为主”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传播矩阵,完整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3.以中国实践丰富国际传播话语内容
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传播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还没有完全转化为舆论话语权和制度话语权优势,“中国音量”与“中国体量”还不相称。从战略高度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亟待用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构建融通中外,贡献世界的话语内容。比如,武汉封城一个月后,中国国际电视台率先在全网推出了英语新闻纪录片《武汉战疫纪》,向海外受众全景式地展现了当地疫情从暴发到逐渐被遏制的全过程,以疫情中的中国实践为题,积极主动地向全世界公开了真实的抗疫中的武汉,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提升国际传播中的“中国音量”,就必须把握国际舆论场中信息发布和流动的主动权,以生动真实的中国实践揭开西方媒体“选择性失明”的虚伪遮掩,构建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
以中国实践丰富对外话语传播内容,不仅需要在重要议题上积极发声、主动出击,也应当拓展传播内容,敢于创新话语体系和表达内容,突破西方媒体设置的话语框架。网络短片《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以“咖啡之豆”来到“茶叶之乡”的中西文化符号为切口,揭示了云南咖农们脱贫致富的历程。一杯咖啡唤起了海外受众对共同文化的认同,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展现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融合,让海外受众真正感受到中国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丰富对外话语传播内容,要善于挖掘中华文化的富矿,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在交流互鉴中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贫穷就要挨饿,落后就要挨打,失语就要挨骂。”面对后疫情时代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回应西方对中国的歪曲和污名化,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误读,必须丰富对外传播内容,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丰富国际传播话语内容,塑造自信、独立、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
4.以全媒体建设创新国际传播话语方式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从战略高度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多元主体融合的协同作用,让中国话语和中国主张真正走出去,必须拓展渠道终端、创新方法手段、丰富产品形态,构建全媒体国际传播体系。
基于大数据与算法推荐的社交媒体底层架构改变了国际公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往往将用户与其他信息隔绝开来,使其沉浸在自己原有的认知偏好之中。由此产生的“过滤泡”效应进一步强化了用户已有的选择性接触机制,形成相对片面或极端的看法,极易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呈现极化趋势,给当前的国际舆论环境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少数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正是利用算法推荐的“过滤泡”效应炮制负面涉华议题,通过社交机器人制造虚假舆情实现舆论操纵,恶化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让中国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
在当前国际传播形势下,必须正确认识社交媒体和大数据算法的工具属性,积极开发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拓展国际传播话语平台、渠道和终端,打造全媒体国际传播话语的融合矩阵。同时,强化我国国际传播主流旗舰媒体的核心作用和价值引领意识,建立深度融合的联动机制,通过精准定位国际传播话语对象,提供更加符合海外区域化受众需求的全媒体产品,形成中国声音的本土化表达;丰富国际传播话语的全媒体产品形态,提供符合社交媒体特性的智能化、移动化、个性化产品形态,以全媒体建设创新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切实增强国际传播效能。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不仅要正确认识国际传播中存在的认知偏差,更要认清少数西方势力对中国的恶意造谣和抹黑,以多元参与建设对外话语传播主体,以中国实践丰富对外话语传播内容,以全媒体建设创新对外话语传播方式,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曾祥敏、汤璇、白晓晴,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