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新时代,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历览古今兴衰事,成败得失在用人。”如何激发干部积极性,如何保护干部积极性,如何引导干部积极性,一直以来都是干部队伍管理中不断进行探索但又并未得到全面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严管不是把干部管死,不是把干部队伍搞成一潭死水、暮气沉沉,而是要激励干部增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严管和干事创业分割开来、对立起来,把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归咎于从严管理,这是不对的。”因此,我们只有为担当者撑腰鼓劲,才能真正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树好实干实绩“风向标”。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选人用人要坚持事业为上,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更不能凭领导者个人亲疏、个人好恶来取舍。要突出政治标准,从对党忠诚的政治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注重从精神状态、作风状况考察政治素质,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急难险重等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要坚持凭实绩用干部,注重群众口碑,大力选拔在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公平公正对待干部,对那些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对那些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的干部,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思想,打破隐性台阶,不求全责备,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有干事舞台、发展空间,树立起重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
挥好精准考核“指挥棒”。人才难得,轻视不得,耽误不得。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要拓宽选人用人的广角,完善考核机制,充分运用巡视巡察、审计、督查等结果综合分析研判,客观评价干部实绩和表现。加强平时考核和日常跟踪了解,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全方位、多渠道了解干部,注重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干部考核管理信息化平台,全面掌握干部的履职尽责和担当作为情况;要坚持“绩由事考、人以绩论”,完善政绩考核,分级分类科学制定实绩考核指标,强化综合分析和比较印证,为干部精准“画像”,挤干考核“水分”,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选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用好容错纠错“护身符”。“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就会越大。只有组织敢于担当、有温度,干部才会有底气。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该容的大胆地容,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准确把握政策、纪法界限,对违纪违法行为必须严肃查处,坚决防止混淆问题性质,搞纪律“松绑”,拿容错当“保护伞”,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要坚持“谁问责、谁负责”的原则,由问责机关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区分不同情形作出问责处理、减轻处理或者免予问责等决定;要严肃查处恶意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顾虑,吃“定心丸”,引导干部争当促进派、实干家,专心致志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