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摆脱贫困,是人类世世代代念兹在兹的共同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开辟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7亿多人摆脱贫困,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9月4日起,求是网评栏目将陆续刊发“创造人类减贫奇迹”系列网评,探索扶贫脱贫之路的“中国方案”,请您关注。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1988年的宁德还是一个“老少边岛贫”地区,这一年,习近平来到宁德任地委书记,走遍了这方土地的山山水水,发出“弱鸟先飞”的号召。30余载接续奋斗,宁德这只“弱鸟”不负所望,实现了“先飞”,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942.8亿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0年前的不足160元增加到16147元,提高近100倍!这是中国砥砺奋进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无数成功摆脱贫困样本中的一个典型。70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这个成就,足以载入人类社会发展史册。2017年6月,在中非减贫发展高端对话会上,刚果(金)的代表捧着一本来自中国的著作——《摆脱贫困》发出感慨:非洲有数以万计“当年的宁德”,这本书不仅是写给中国读者,更是写给所有非洲人和所有致力于摆脱贫穷泥沼的国家和人民的。
贫困是一种历史现象。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贫困的梦魇就始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直至21世纪的今天,消除贫困依然是最大的全球性挑战。
贫困是一种世界现象。不仅发展中国家深陷其中,发达国家也难以规避。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全球超过40%的极端贫困人口生活在那里;在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4200万人,美国总人口的13.4%,仍然站在贫困人口之列。
能否摆脱贫困?如何摆脱贫困?每个国家都在找寻自己的答案,中国交出了一份这样的答卷——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恢复生产、解决普遍贫困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党带领人民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村经济恢复,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比解放前有了明显改善,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从1953年到197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从1949年到1976年,我国新增人口近4亿,而同期人均粮食占有量从418斤提高到615斤,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这一时期的发展为我国有效消除贫困、持续改善民生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也开启了我国波澜壮阔的大规模减贫历程。我们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从1982年启动“三西”专项扶贫计划,到1986年国家实施区域开发带动扶贫的开发式扶贫行动,从集中力量搞“八七扶贫攻坚”,到颁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推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我国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从1978年到2012年,扶贫标准两次大幅提高,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10.2%,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减贫成效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成为发展最大的“约束”和最突出的“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从2013年到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超过5000亿元,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这一时期,我国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自然村通电接近全覆盖、通电话比重超过98%、道路硬化接近80%,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约7700万贫困人口参加医保,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到2018年底,全国832个贫困县有一半实现摘帽,超过10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脱贫,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70载春华秋实,凭借着摆脱贫困的必胜信念和不懈奋斗,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7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是唯一实现了经济较快增长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综合国力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步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了不起的人间奇迹。
70载风雨兼程,在扶贫脱贫的伟大实践中,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新时代确立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拓展了“五个一批”有效路径,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方面关键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更多精彩论述,请见《求是》巨力文章:《新中国70年创造人类减贫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