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黄河流域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2019-10-18 作者:思力 来源:求是网

如何破解黄河流域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黄河治理成就无比辉煌,但黄河一直以来体弱多病,水患频繁,保护和治理、开发和利用这篇大文章仍刚刚起笔,还有不少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黄河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高枕无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黄河流域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这一系列问题该如何破解?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思熟虑后的大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河川之危是生态环境之危,也关乎民族存续、文明传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第一位。如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鲜明指引:从黄河生态系统这一有机整体出发,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分类施策。黄河上游,从河源到内蒙古河口镇,河段长3472公里,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特别是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一区域要针对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的问题,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黄河中游,西起河口镇东至郑州桃花峪,河段长1206公里,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同时也是重要的能源基地、大型灌区,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对此,总书记特别强调,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黄河下游,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河段长786公里,其中占地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保护全球物种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和重要支点。要针对这一区域生态流量偏低、河口湿地萎缩的实际,做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切实提高湿地生态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为害,害在泥沙。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黄河年均输沙量约16亿吨,相比之下,印度的恒河虽然年输沙量也很大,但含沙量只有黄河的1/10左右。有人形象地说,如果把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堆成一道一米宽一米高的土墙,足以绕地球27圈。黄河穿过黄土高原、进入华北平原后,巨量泥沙淤积下来,使河床越抬越高,形成河床高于地面的“悬河”,这也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要看到,黄河水沙关系调节是一个系统工程,下游泥沙淤积有下游河道治理的问题,但源头在中游的水土流失,与上游采水、开发等活动也密切相关。同时,黄河水沙关系又很微妙,并非含沙量越少越好。如果人为过度干预使中游下泄的水过清过大,可能会引发中上游泥沙淤积,还可能对下游河道造成冲击,加剧黄河改道的风险。为此,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把相关问题研究深研究透,不能单打一、想当然。

  黄河流域主要为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年径流量只占全国 2%。但黄河又是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承担着占全国15%耕地面积、12%人口、几十座大中城市和能源基地的供水任务,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如何用出最大效益,里面大有学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不然最后只能“嚼干馍”了。另一方面,要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切实改变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和浪费的问题。在黄河用水结构中,农业灌溉约占80%,节水潜力巨大。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做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必须把黄河流域发展的内涵搞清楚,找对路子,不能一说发展,就“捡进筐里都是菜”。黄河流域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条件各不相同,要发挥好各自比较优势,不能都搞成一个模式。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确定了“24字”方针: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据此,总书记对各地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他告诫道,要想一想是国内生产总值重要还是绿水青山重要,承担起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而不能总想着搞点国内生产总值自己过日子。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好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重点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文化之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之水要奔腾不息,黄河文化的血脉也要永久延续。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既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又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要将黄河承载的华夏儿女与灾害抗争所蕴含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传承好、弘扬好,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力量源泉。

  更多精彩,见《求是》编辑部文章:《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标签 -
网站编辑 - 唐淑楠
评论 登录新浪微博 @求是 发表评论。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