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高远的历史站位、深邃的战略眼光谋划思政课建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指明了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方向目标、方法路径,为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强大动力。
夯土奠基、开拓创新,思政课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国200多所高校的100余万名学生齐聚“云端”,加入到清华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学习中;湖南“我的韶山行”、宁夏固原“百里祭英烈”等“行走的思政课”广受好评;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对岗位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更加鲜明,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广大青少年学生“四个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奋发昂扬,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我们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承担起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办好思政课,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丰厚资源。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深情回忆他初中一年级时上政治课的情景:“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并嘱托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肩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崇高使命。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才能让今天在思政课堂上完成从“低头”、“抬头”到“点头”转变的莘莘学子,成长为带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栋梁之材。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各级各类学校要自觉担起主体责任,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形成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
(编辑:梁佩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