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

2019年07月15日 08:09:28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我们党在98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奋力前行。

  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初心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而且,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服务,有着强大的优势,能够充分利用执政党的组织系统和服务功能,不断拓宽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始终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呼声强烈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检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是否得到了切实提高。

  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成就

  98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不懈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获得了人民的认同与爱戴。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制度基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广大中国人民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长期处于民不聊生的不幸境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根本路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幸福的根本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加,人均GDP大幅上升。

  我们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改善民生,注重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目前,我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织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实现“全民医保”,这都是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重要最现实的使命担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谋划发展、深化改革,还是改善民生,我们党始终着眼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在谋划发展的过程中,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更加重视为民服务解难题,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

  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站在人民立场上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决破除一切束缚社会文明进步的思想观念,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公正司法环境和优美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在生活工作中切实感受到优良服务和公平正义,使全社会创造力和活力竞相迸发。把是否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各方面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通过改革着力解决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着力增进人民福祉,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就业、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2020年,我们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执笔:李军鹏)

标签 - 人民群众,人民谋,初心,人民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