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自我革命的哲学依据

2020年07月01日 10:20:47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甄占民 董振华

  编者按:99年来,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屹立于世界东方。在烽火28年、执政71载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将自身的成长壮大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以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实现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一个民族与过往全然不同的历史,不断把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推向一个个崭新高度。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本版特约请学者撰文,阐释党的自我革命的哲学依据、从革命诗词中感悟党的信念情怀,与读者共享。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先进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捍卫者、传承者和实践者。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鲜明理论品格,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品格和精神底色。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协同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带领人民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理论品格,要求共产党人不断自我革命

  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世界观,要求实事求是地对待事物,而客观事物本身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是服从批判性、革命性的辩证法逻辑的过程,这本身就包含着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

  第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品格,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性看待和对待客观事物,这就内在地蕴含着自我革命的逻辑。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回避任何矛盾和问题,而是承认矛盾和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并且是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人们正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面对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地改造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进行着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

  第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品格,要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社会历史发展,这本身就蕴含着自我革命的逻辑。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将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对于充满革命性的无产阶级来说,只有通过改变现存社会物质基础的革命性实践,才能荡涤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狭隘的阶级意识,在致力于人类解放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解放。因此,恩格斯指出:“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欺骗束缚住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品格,孕育着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潮流,其中蕴含着自我革命的逻辑。作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推进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深刻地指出共产主义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要求它内在地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

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解放的人民性理论品格,要求共产党人不断自我革命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以贯之的最高理想、价值追求和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和纲领体系,这天然地赋予马克思主义者革命性的精神气质。

  第一,追求人类解放的价值追求,内在蕴含自我革命的本质要求。中学毕业的时候,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篇作文中,就初步表达了这一崇高理想,即“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就是为了让人民大众摆脱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奴役和压迫,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断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

  第二,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运动,内在蕴含自我革命的本质要求。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不公正、不合理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具有的不平等、不自由以及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生产条件和发展成果都不能由人民共享。因此,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之日起,就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为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生产关系,并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要求而不断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这也就是不断趋向人类解放的历史过程,当然也是自我革命的过程。

  第三,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内在蕴含自我革命的本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共产党人必须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把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贯穿始终,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价值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主体,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性理论品格,要求共产党人不断自我革命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张客观地而不是主观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这本身就蕴含着革命性的理论品格,也为使用这一方法的共产党人提出了革命性的现实要求。

  第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就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对于辩证法的实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版第1卷的跋文里面作出了非常经典而深刻的论述:“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段话精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批判的和革命的本质。

  第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服从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一种革命性的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法思想,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客观规律性上进行了无可争辩的深刻论证。作为担负这一历史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了建立新世界、实现人类解放而不断革命和不懈奋斗。如果革命仅仅指向旧的国家机器、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社会关系,而没有指向自我,革命者将无法实现彻底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和革命批判精神,也要求革命者自身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

  第三,共产党人从事的人类解放事业是一个辩证否定过程,是一种革命性的扬弃。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新与旧的矛盾斗争,使除旧布新、推陈出新成为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既克服又继承、既抛弃又保留的辩证过程。发展是事物通过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既是对旧事物合理因素的发扬和继承,也是对旧事物不合理因素的抛弃和克服,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这个过程就是扬弃。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革命性理论品格,马克思把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运动,也看作一个无产阶级通过不断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扬弃过程。

马克思主义知行合一的实践性理论品格,要求共产党人不断自我革命

  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哲学革命的逻辑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内在蕴含着革命性的要求。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理论品格,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自我革命,不断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社会现实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以及与具体的时代条件的紧密联系,反对用僵化的教条主义对待历史和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实践没有止境,革命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谱写新的理论篇章,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二,马克思主义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勇于革命,不断实现人类解放。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这是一个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从改变现存社会状态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追求人类解放的一个革命性变革的历史过程,根本不存在一个终极的、固定不变的、完美的现实社会。共产主义除了对理想社会的一种展望和设想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它当成革命性实践运动来理解,是基于一定现实、解决有限的事实和无限的价值之间矛盾的历史实践。

  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过程。革命性实践是对现有存在方式和客观现实的超越,但这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凭空产生的过程,而是在现实基础上的不断创造过程,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批判过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即共产党人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运动。

  (作者:甄占民,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首席专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董振华,系课题组成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标签 - 理论品格,实践的唯物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哲学革命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