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下,我国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创造了世界减贫史的奇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牵挂;摆脱贫困,一直是他思考的重大问题,“花的精力最多”。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第六次主持召开这样的会议。之前,我先后在延安、贵阳、银川、太原、成都主持召开过这样的座谈会,收到了明显成效。”总书记在六次脱贫攻坚跨省区座谈会上讲了啥?我们一起来学习几段经典论述!
第一次:
2015年2月13日,在陕西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
总书记这么说:
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使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这个问题,我一直挂在心上,而且一直不放心,所以经常讲这个问题,目的就是推动各方面加紧工作。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版)
✎“学习笔记”注:
延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黄土地上扎根生长,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在这里劳动生活了7年,与当地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感情,增长了见识和本领,锤炼了意志和品格。
今年5月,革命圣地延安传来所有贫困县整体“摘帽”的喜讯,延安从黄到绿,由穷变富,红色圣地旧貌换新颜,226万老区人民开启了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庄严承诺——“使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在这里化为美好现实。
第二次:
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贵阳主持召开涉及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座谈会
总书记这么说:
各地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尽快搞清楚现有贫困人口中,哪些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哪些是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需要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的,哪些是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兜底扶贫的,哪些是因病致贫、需要实施医疗救助帮扶的,等等。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版)
✎“学习笔记”注:
对“怎么扶”这个问题,我们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并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其中,易地搬迁投入资金最大、涉及面最广、实施最复杂,政策性强、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到去年底全国已完成870万贫困人口的搬迁建设任务,而且大部分搬迁人口成功脱了贫,今年剩余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
第三次:
2016年7月20日,在宁夏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
总书记这么说: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版)
✎“学习笔记”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就组织推动山海协作、闽宁对口帮扶,亲力亲为抓对口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东部地区不仅要帮钱帮物,更要推动产业层面合作,推动东部地区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第四次:
2017年6月23日,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
总书记这么说:
我常讲,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智和志就是内力、内因。我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强化落地,吹糠见米,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加强组织领导是保证。党中央强调要增强“四个意识”,这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行动上。
——《求是》杂志(2017年第17期《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句古话,习近平总书记一直记在心里,念念不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成本极高、难度极大,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这“三区三州”,仍有1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国现有贫困人口的12.5%。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聚焦这些“硬骨头”,攻克最后的堡垒。
第五次:
2018年2月12日,在四川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
总书记这么说:
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建档立卡要继续完善,重点是加强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为宏观决策和工作指导提供支撑。精准施策要深入推进,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要求,扎实做好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8月版)
✎“学习笔记”注:
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我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形象地解释了何为精准——要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不能拿手榴弹炸跳蚤,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第六次:
2019年4月16日,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
总书记这么说: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总的看,“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我国总体上已基本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还有一些短板,最大的短板是脱贫攻坚。现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最要紧的是防止松懈、防止滑坡。各地区各部门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求是》杂志(2019年第16期《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学习笔记”注: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冲刺阶段,越需全力以赴;越是胜利在望,越需专注用心。脱贫攻坚战的最后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务必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他以强烈的问题导向,向各地区各部门提出6条针对性极强的要求:强化责任落实、攻克坚中之坚、认真整改问题、提高脱贫质量、稳定脱贫攻坚政策、切实改进作风。这6条要求,直指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今明两年脱贫攻坚战“打法”的关键所在。
总 结:
人民群众的饥寒冷暖,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深牵挂。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从太行山脉到乌蒙山区,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在六次脱贫攻坚跨省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为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科学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竭尽所能,为我国的脱贫攻坚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