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2019年03月27日 16:10:2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苏长和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相互依存空前紧密、利益共生不断深化,改变着国际关系的形态和运行方式。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关系变化不相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世界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顺应互联互通的世界大势,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基本理念和主张,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正在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当今世界正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加速推进。以什么样的理念指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既反映各国对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内在矛盾的认识与把握能力,也影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方向与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日前,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意大利时强调,我们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开放、透明原则,实现的是合作共赢。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基本理念和主张,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为破解世界共同面临的治理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理念、正确义利观,努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

  当今世界是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人、财、物以及信息等在全球加速流动,前所未有地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封闭中发展自己,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要实现自身发展,合作是必然选择。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面对的各类矛盾相互交织、日益复杂。

  世界在互联互通和相互依存中出现了许多传统国际关系时代未曾遇到过的新现象、新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努力、不寻求国际合作,许多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进而会影响各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因此,各国在完善自身国家治理体系的同时,必须兼顾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另外,这种互联互通的状态也在重新界定国际关系中的权利、利益、责任等概念。在国家主权根本原则不变的条件下,权利、利益、责任等日益呈现关联性特征,国际关系领域出现越来越多的关联权利、关联利益、关联责任。以邻为壑、你输我赢、排他结盟、独占独享等陈旧观念和做法已不合时代潮流,已成为互联互通时代国际关系发展的阻碍因素。

  随着各国相互依存空前紧密、利益共生不断深化,国际关系的形态和运行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关系变化不相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上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各国命运相关的趋势,主张冲破主从之分、阵营之别的思想藩篱,跳出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理论窠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各国扩大共同利益、合力应对挑战,共护和平、共促发展。这一全球治理观成为引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先进理念。

  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

  破解全球治理难题,既需要正视眼前的困难,也需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创造性地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共”是这一理念的核心价值和关键字。习近平同志强调,“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事业,只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才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凝聚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客观地说,当前全球治理体系中仍然存在许多不符合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思维方式和体制机制。比如,在经济、安全治理领域,小多边封闭政治集团、排他性贸易集团、针对他方的对抗式军事结盟体系以及文明冲突思维等,都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障碍。一些国家强调自身利益至上,采用以对抗为主的政策体系,这同解决全球问题需要各方合作的现实产生矛盾。一些国家轻易否决或退出来之不易的国际合作协议,或者强行将未经协商的方案、议案在多边国际组织中进行表决,人为制造摩擦。在全球治理成果的分配中,横向上存在国与国之间分配不合理、不平衡、不平等的问题;纵向上缺乏为人类后代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全球治理成果难以形成代际共享。这些都是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实际上是中国针对全球治理问题提出的解决思路和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变革过程应该体现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精神,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遇到分歧应该通过协商解决,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强加于人。”中国继续支持发展中国家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致力于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维护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进程中的主渠道地位,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推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发展,努力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建设,切实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强调:“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中国注重推动存量制度与增量制度之间的合作对话,避免对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在发挥大国作用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将中小国家的力量和活力激发出来,促进更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夯实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基础。

  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对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各国携手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治理观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正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推动国际政治文明向前发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契合新时代国际关系的潮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在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各国独立自主和加快发展的意识都大大增强。这为形成新的国际政治文明成果奠定了基础。国际关系中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理念已失去人心,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切实破解全球治理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国际秩序中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多一些,国际秩序的稳定性、和平性和持续性就会强一些;什么时候国际秩序中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理念多一些,国际秩序的冲突性就会多一些。当今世界各种问题的关联性,决定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破解全球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这一理念日益得到世界上更多国家的认可,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的成果文件中。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推动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携手努力。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标签 - 全球治理,国际关系发展,共建共享,联合国宪章,互联互通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