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历史文化根基

2019年07月03日 15:56:04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于铭松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的自信哪里来?笔者认为,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 文化自信源于“古”,是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即对“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充满温情和敬意,要结合时代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为何中华民族有如此巨大的凝聚力?为何中华文化能包容外来文化?对这个历史之谜,可以给出多维的解答:

  一、大一统的天下观

  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一统”历史的连续性,大一统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家国命运的思考。在当代,大一统的天下观,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天下一统”。中国文明的初始,只有“天下”的理念,没有国家的概念。“王者欲一乎天下,以天下为一家”(《礼记·王制》)。

  天下一统的象征,是疆域版图的统一,强调共有法令和中央政权的实际控治,以及人文范围和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展,并以此形成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疆域格局。中华帝国起源于秦朝的大一统,此后的中国疆域呈现阶段性的扩大和缩小,并受“历史周期律”的影响经历了反复的分裂和统一,到清代最终以大型“超多民族国家”的形态继承了帝国疆域的基本轮廓。“大一统”要求国家统一,几千年来,中国大地上虽然有不同政权的分分合合,但追求统一始终是主流。无论是汉民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都以“统一寰宇”为最基本的政治目标。中国现代“民族观”依然带有传统中国的印记,强调共性而非差异,强调融合而非独立。当前,我们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对操弄族群意识。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二、重民本的仁政理念

  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重心不断向下沉淀的人民性。重民本的仁政理念,这一思想,划破了古老中国灰暗的政治苍穹,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意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民为主,“民比天大”这样的思想要求实行德治、仁政,要想人民之所想,而中国文化里的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为这亘古不变的人民而思考命运的。二是为民做主,这是对于治国者而言的,要求为民做主,牢记民心向背才是政治统治兴衰的关键。三是由民做主,也就是由人民当家做主,人民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这三层涵义,贯穿了中国政治治理的始终。虽然在体制层面上,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出现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制,但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民主”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从不陌生,它从哲学规律上俯瞰历史兴亡,从民本思想上制约君民关系。

  汲取中国传统重民本的理念精华,可以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价值支撑。一是以民心为依归,民心向背是执政的根基。二是建构中国现代民本主义的民主理念。三是执政为民,汲取中国传统治国理政哲学的核心——“民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三、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中华文化孕育了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这是文化自信的根基。由家庭到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深层。这是家国情怀的文化基础。

  重责任是其特点之一,强调个人处于特定角色时,对其他人承担的责任,核心是“让”、“和”。就政治伦理而言,“伦理道义”“无限责任”是重要特点。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又一特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由对祖宗父母的孝,扩展到对家族乡里的敬,再扩展到对国家社稷的忠,这是爱国主义产生的深厚文化渊源。人们把祖国比喻成母亲,把孝亲心上升为爱国心,把爱乡情放大为爱国情。这种爱国情,发端于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亲人的眷恋,也萌生于对祖国的疆土、历史文化、人民之爱的钟爱和依恋。

  从现实的政治看,国家和人民之间相互承担着无限的责任。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是国人最坚强的后盾,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国家和政府的“无限责任”;维护祖国统一、认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是人民对国家的“无限责任”。

  (作者: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标签 - 天下,历史兴亡,无限责任,君民关系,共同体意识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