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脱贫攻坚注入文化动能

2019年08月26日 17:02:39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蔡华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上获得了长足进步。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一些地方精神贫困问题还依然存在,成为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因素。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尤其要重视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文化动能助力脱贫攻坚。

  以教育为支点,拔除精神贫困的“穷根”。当前,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的精神贫困问题,主要表现为少数贫困群众不思进取、“等靠要”思想严重等。这些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往往都是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因此,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应以教育为支点,努力拔除精神贫困的“穷根”,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素质,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投资,彻底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素质,提升他们的待遇,优化配置乡村教育资源。狠抓贫困地区入学率,让贫困地区的孩子都能够有学上,从源头上阻断精神贫困的代际传递。抓紧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巩固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打造教育扶贫的大数据教育平台,建立健全保学控辍的长效机制,完善劝返建档立卡制度和基础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

  以励志为导向,锻造脱贫致富的韧劲。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乃至于一个地区的贫困,从表象上看是属于物质层面的问题,但从本质上来讲,人们的经济收入状况不但与其所处的自然物质条件有关,与其文化教育素质、价值观念体系、固有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更与其自身的精神状态和理想追求有关。安于现状、缺乏对改变贫困现状的能力和精神动力,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励志就是要坚定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思想意识和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积极态度。摆脱贫困,就要先立下志气,怀着一股韧劲,哪怕脱贫致富路上有万般磨难,但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终定能取得实效。

  以扶智为动力,重在授人以“渔”。做好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输血”投入必不可少。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单纯的“输血”也许短时间内可以缓解贫困,然而从长远来看,让贫困民众掌握致富的本领,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才是长久脱贫致富的保障。扶智不仅仅指帮助贫困群众掌握各种脱贫技能,促进他们转变传统经营方式、营销方式、提高商品质量水平,还要注重科技兴农,确立以科技服务发展的思想,增强科技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联系和互动,培养一批能够服务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土专家”“田秀才”,鼓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情怀、有抱负的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三农”。

  以移风易俗为载体,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历久弥新。中国农村作为一个有着共同情感联结的“熟人社会”,根植于农民心中的自强不息、勤劳善良、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至今仍散发出熠熠光辉。然而随着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结构乃至社会组织结构的剧烈变迁,曾经崇尚的传统美德逐渐走了形、变了味。应以移风易俗为抓手,整治“彩礼风”“攀比风”“赌博风”“刮老风”等不良风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在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净化生产生活环境,倡导文明卫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挖掘、推介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重塑村民的价值观念。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农民在文明乡风建设过程中成为主体力量,拥有更多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文化创意为抓手,增强“文化造血”功能。我国广大农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与自身生活方式相符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记忆,如艺术样式、饮食文化、历史古迹、民族特色、神话传说等,这些都是独特性的地方文化资源。贫困地区往往并不缺乏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只是缺乏一个合适的方式将文化资源转换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生存状态,将该地区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创意并使之产业化,这是重要的致富思路。因此,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把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文化造血”的突破口,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标签 - 文化创意产业,动能,贫困地区,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发展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