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三重逻辑

2019年10月08日 13:20:3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陈明琨 徐艳玲

  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只有在实践中践行和推动才能赋予其生命力。就中国而言,我们要采取多重举措将文明交流互鉴落到实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要义在于互学互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类文明交流互鉴,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2019年5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的演讲,以及在涉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的系列讲话中,均蕴含着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意涵。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

  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观的当代表现

  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明交往观的当代表现。

  马克思认为精神文明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精神的太阳不能去要求它所照耀着的个体只产生一种色彩。马克思和恩格斯十分重视文化交往的作用,曾深刻指明:“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在文明发展方式上,马克思绝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文明是唯一选择,他认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列宁还根据当时实际提出了“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的公式。

  毛泽东在延安时就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更加重视文化交流,我们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同时,努力向外国学习,强调文明交流互鉴。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指明:“中国共产党将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对待世界各国人民的文明创造,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各国政党开展对话和交流合作,支持各国人民加强人文往来和民间友好。”

  现实逻辑:对现存不合理文明观念的深刻批判

  当今世界,在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论调,“文明中心论”和“制度模式单一论”就是典型的代表。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既不认同文明有中心和边缘之分,也不认为文明发展模式是单调统一的。

  一方面,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对“文明中心论”的批判。西方社会热衷于对不同文明进行主客二分,西方的文明必然是中心文明。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倡导的是不同文明平等、包容、和谐相处,认为文明有特色、地域的差异,但没有地位、好坏的差别,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超越其他一切民族具有绝对优越性的文化,对待异域文明不能抱有文化宗派主义和门户之见,文化上的盛气凌人,只会招来怨恨与鄙夷,绝非文明之间的长久相处之道。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善于与他国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另一方面,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对“制度模式单一论”的批判。西方社会习惯把资本主义文明看作人类文明的普遍形式,并竭力推广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强调要尊重不同民族和国家选择适合本国、本民族发展的道路和制度模式。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人类文明的多样呈现,一味引进或效仿西方制度模式,会引起水土不服,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文明之间不应该是整齐划一、千篇一律,而是要求同存异、多元共存、共同发展。

  实践逻辑:着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落到实处

  新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只有在实践中践行和推动才能赋予其生命力。

  一是要重视中华文明的创新与发展。我们要对中华文明有“自知之明”,对它的来龙去脉、发展阶段、特色特征、未来走向等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奠定自立自强的资本以及与其他文明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条件;要做到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使中华文明与当代文化氛围相适应,充分挖掘中华文明中能够指引人类社会发展的丰富智慧,将博大精深、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发扬光大,永葆中华文明的青春与活力。

  二是要用好现代化传播手段。要做强文明对外传播的旗舰媒体,推进媒体融合,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做好文明传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掌握运用先进的对外传播技术方法,学习和掌握5G、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直播等技术,研究和运用竖屏短视频、互动H5、音乐快闪、线下体验馆等方法,推动中外文明的多维互动和深度交融。

  三是要发挥“一带一路”的载体作用。中国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依托“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基本架构,发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加强经济交往的同时开展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的文明交流活动,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塑造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明共荣发展态势,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把“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交流互鉴之路。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018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阶段性成果)

标签 - 文明交流,中华文明,文化
网站编辑 - 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