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治理 久久为功

2019年12月17日 14:19:09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陈 彬

  黄河流经我国9个省区,流域内包含丰富的资源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

  黄河“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的基本特点,成为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所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从最初的下游防洪走向全流域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大规模退耕还林(草)工程,直至近年来的生态优先、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空间一体化保护与区域生态文明综合治理等,水沙治理取得成效。

  70年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但脆弱的生态环境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生态保护措施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工程建后管护亟需加强。流域内水资源供给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因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迫在眉睫,流域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且复杂,需要以长久心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对于推进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我认为首先要确保并完善治理措施和工程建设的生态功能,推进流域生态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议继续巩固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与维护力度,实现监管并重,持续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探索实施分区精准防治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治理空间格局,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科学配置工程、林草、耕作等措施,逐步提高措施设计标准,确保各项措施与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完善综合治理体系。

  其次,发挥城市集聚效应,实施以水定城,实现城乡二元高质量发展。大、中城市在基础设施利用和经济产出等方面都具有规模效益,建议作为人口迁入的主战场,并通过政府优惠政策将迁移人口完全市民化,以减少土地与经济社会资源浪费。同时,合理控制城市和城市群规模,评估分析区域产业与人口承载能力,实施以水定城,恰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提高黄河流域的水效率、创新流域水管理机制,构建流域水生态文明。水资源是黄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必须推进城镇生活、工农业等重点领域的节水改造,依靠数字化手段对用水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同时,加强中水回用技术研发与推广,重点开展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深度挖掘流域节水潜力。在管理方面,将水量、水质与水生态综合纳入水资源管理中,在考虑水资源对经济发展供给的同时也要保证对生态系统的安全,确保水量-水质-水生态安全,科学处理水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制度措施方面,政府应推进水资源的市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黄河流域水价形成机制和水权配置机制,降低水权交易成本,控制水权交易外部性。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环境治理中心主任)

标签 - 黄河流域,黄河治理,治理措施,生态文明
网站编辑 - 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