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区域协调不断优化的同时,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以点带面”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
区域经济具有巨大的回旋余地,在稳增长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事实上,区域协调发展不仅具有稳增长的作用,而且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之义。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推进我国区域均衡协调发展讲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四大基本内容,三是如何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一、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是我国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区际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区域经济是中国模式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原因之一就是: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形成政府深度主导的混合型市场经济模式。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经济,就是30多个省区的经济、300多个地市的经济、3000多个县的经济、3万多个乡镇的经济、300多万个建制村和自然村的经济。
区域经济是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发生一系列新变化,包括: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等。在新常态下,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地区转移、培育新的增长极(新型城镇化)形成新格局,能较好地起到稳增长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如《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等,以及商务部公布的7个新自贸区建设,都是通过发展区域经济来实现稳增长的尝试。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既是目标也是途径。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第一,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小,控制在社会和谐发展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二,从我国发展的实际看,区域协调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三不”问题依然严重,即不平衡、不全面和不完善,未来治理的难度依然较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克服的艰巨任务。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些都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新发展理念,为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七大发展战略之一。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义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从供给侧看,要求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作用下,实现财富生产领域的平衡发展,即:将各区域人均GDP指标的绝对和相对差距控制在经济健康运行的范围之内。一般认为,实现省区之间均衡发展(相当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地区相对差要控制在1.25之内;实现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相当于欧盟标准区域单元之间),地区相对差要控制在1.42之内。
从需求侧看,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在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作用下,实现财富分配领域的和谐发展,即:将各区域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的绝对和相对差距控制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其具体标准与刚才讲的人均GDP标准一样。
实践表明,区域协调发展既是目标也是途径,实现手段是非均衡发展和政府采取倾斜政策。在经济发展初期或速度放慢时,为促使经济尽快发展,政府会采取向条件比较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在经济发展进入后期或速度过快时,区域差距将会扩大,这时政府会采取向条件较差、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两类倾斜政策随发展周期和阶段变化而交替使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既快速增长又协调发展的目的。总之,一般规律是,通过若干轮区域非均衡发展过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改革开放40年来,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区域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78-1990年,为各省区相对差缩小时期,地区相对差为2.107-1.762;1990-2003年,为各省区相对差扩大时期,地区相对差为1.762-2.083;2003-2018年,为各省区相对差缩小时期,地区相对差为2.083-1.658。
从区域政策演变看,从20世纪80年代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战略,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区域经济重点都是围绕沿海地区来发展的,到2000年左右,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2004年首次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再到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和规划,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两相比较,区域差距演变较政策演变存在明显滞后期。大体上,区域政策效果显现滞后期大约为3-5年。从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尚处于各省区相对差缩小时期。如中西部增长速度继续快于沿海东部地区,各省区相对差还将继续缩小,“一带一路”投资重点仍然在中西部等。
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四大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全面和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构建区域市场一体化新框架
一般认为,空间市场一体化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机制的内在要求;二是区域经济规模扩大,要求有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形成市场竞争价格和引导机制。市场空间越大,形成的竞争价格越合理,引导的资源配置就越有效。
空间市场一体化包括硬件一体化和软件一体化。硬件一体化指区域间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道路联通、贸易畅通,以确保可移动产品和要素(如人员、物流、资金和信息等)在空间上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化配置;软件一体化指区域间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经济财税制度、社会公共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等的互认互用,包括政策沟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
宏观层面,要实现跨省区市综合经济区之间的互联互通。落实“四沿”战略,构建“四纵四横”的“一日经济圈”目标。“四纵”指:沿海纵线,大连、威海、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汕头、广州、北海等走向;京哈-京九线;二三线,二连浩特-包西线-西安重庆线-重庆贵阳南宁线-南宁湛江海口线-海口三(亚或沙)线;西部沿边线,阿尔泰-伊犁-喀什-阿里-拉萨线。“四横”指:北方捷道,大连、京津、包头、临河、哈密、乌鲁木齐、阿拉山口口岸(霍尔果斯)等;陇海线-兰西线-西格-格喀线;沿江线,沪汉蓉-成都拉萨线;台湾福州-福州南昌长沙线-长沙贵阳昆明瑞丽线。
中观层面,要实现各省区和各城市群之间的互联互通。按照“腹地决定人口、经济和城镇分布”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向平地集中”的人口两集中理论,以全国空间范围人口、经济以及城镇“大分散、小集中”和城市群体系内部“大集中、小分散”为基本原则,构建覆盖全国所有国土的一体化综合城镇体系。
一般来说三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不含县级市)构成的紧密结合的区域经济单元叫做城市群,现在真正被国家认可的城市群大概是16个左右。很多专家认为未来中国建立70多个城市群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全国有三百多个地级市。
微观层面,要实现新兴都市圈和城镇乡村之间的互联互通。这可以作为硬件互联互通的定量化评价方法。构建有效连接所有建制镇以上居民点的“直线三角形”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做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二)形成区域分工合作新体系
随着空间市场一体化范围扩大和程度深化,区域分工合作日益完善和提高。一般认为,区域分工合作的起点是县域,在都市县和农业县分工合作的基础上,按照区域分工与协作的基本原则,构建多层次区域分工合作新体系。
任何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资源利用方式有三种,一是点状的,一个工厂,一个城市,表现出来就是一个点状的形态。二是线状的,一条线,交通就是经济活动,它对空间的利用就是线状的。三是块状的,就是农业,一块耕地。点线面结合的最小区域单元就是县域,必须这三种要素都具备。县域有两种,都市县和农业县,都市县以制造业为核心,农业县以农业为主导。
1.都市圈层
都市圈层是指一个地级及以上都市县和其周边若干产业关系密切农业县构成的城乡分工合作体系,相当于我国的地级市行政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加快提高国际化水平,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强化与周边城镇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促进形成都市圈。支持中部地区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培育壮大沿江沿线城市群和都市圈增长极。
2.城市群
城市群是指三个或以上都市圈构成的都市分工协作体系,主要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提升山东半岛、海峡西岸城市群开放竞争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发展壮大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引导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形成更多支撑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以拉萨为中心、以喀什为中心的城市圈发展。建立健全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城市群一体化高效发展。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区域战略统筹机制,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
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引领,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以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板块为基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通补充。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以“一带一路”建设助推沿海、内陆、沿边地区协同开放,以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为主骨架加强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国内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推动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经济密集地区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优化开发模式。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深化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合作互动。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等协调联动,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群协调治理模式,鼓励成立多种形式的城市联盟。
3.城市群绵延带
城市群绵延带是指三个或以上城市群构成的都市分工协作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
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引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协同发展。以上海为中心引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
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协调对接,推动各区域合作联动。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表现出来就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对区域发展差距我们应该有一下几点认识。
第一,地区发展要靠发展地方优势,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是不一样的,在区域分工协作体系中的地位也不一样,这样比较优势就出来了,区域发展差距也不可避免。创造财富首先是依靠这些客观条件,条件有差距发展程度就不一样,当然后续开发出来的一些要素条件,比如智慧、知识、劳动力、交通条件、技术水平等,也都是可以改变的,但客观条件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到后面的发展。
第二,即使是不可避免,但是区域发展的差距一定不能太大。立足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稳定增长。
第三,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区域性协调机制作用,强化地方主体责任,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研究具体政策措施,协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相应落实方案,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顺畅运行。
第四,强化协调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情况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从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来看,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未来区域发展差距调控有以下三个着力点。
第一,促进各个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事实证明,区域发展差距更多地体现在各地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上,促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贫困人口大多在农村,农村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不是直线关系,是非线性关系,收入水平越低的时候差距显得越突出。
因此,首先要解决收入水平的差距,这个差距小了整个区域差距也小了,要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均衡协调发展,就要在农业现代化上做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三农问题解决了,整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解决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第二,加强各个区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
第三,加快推进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主要体现在是就业、养老等方面,社会保障体制解决收入差距的重点工作就是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水平要一致,尤其是基本的社会保障要实现一体化,基本服务要均等化。
(四)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密切,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05年8月15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关系文明兴衰、人民福祉的发展理念。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了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
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以实际行动践行并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那么,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呢?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大家思考。
第一,坚持源头治理,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提升环境质量、维护自然生态均衡,将人类活动行为作有效控制并将对环境冲击与破坏减到最低。
第二,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在优化产业布局上,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发挥自然净化功能。在优化产业结构上,不仅要做“减法”和“除法”,还可以做一些“加法”和“乘法”。“减法”和“除法”是指限制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发展。“加法”是指在不实施“关停并转”的情况下,通过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乘法”是指大力发展各种废物循环利用的“静脉产业”。
第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跨省合作园区等为平台,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建产业合作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建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区域联动机制,先富带后富,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
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三、如何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一)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等等。
我国将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统筹推进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
近年来,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方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以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
(二)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基本思路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抓两头、促中间”。“抓两头”是指抓重点发展区域和特殊发展区域;“促中间”是指带动中间地带的区域。在“推”和“拉”的作用下,稳定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重点发展区域,指对国家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区域,包括发展条件优越和国家重点支持的地区。发展条件优越的地区,如七大平原地区和若干小平原地区,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珠江三角洲平原、成渝盆地地区、关中平原和河套平原等,以及汾河河谷平原、北部湾沿海平原、昆明贵阳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天山南北坡地区、“一江两河”流域等。
各类国家重点支持的地区,从各级地区看,是各类各级产业园区和其他政策性区域,如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新区、边贸区、自贸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等。
特殊发展区域,指面临发展困难的地区。国家扶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提出重点帮扶老少边穷衰地区,其中“衰”是指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下,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出对老少边穷地区具体的脱贫攻坚计划,包括17块革命根据地和18块抗日根据地等革命老区,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17个民族自治县(包括自治旗和自治城区)和自治乡镇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广西和云南等9省区的边疆地区。
消除绝对贫困,重点解决“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问题。“三区”指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南疆四地州;“三州”指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和甘肃临夏州。
结构衰退地区主要指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包括“三线”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等。
“促中间”,包括发展水平处于中间水平的地区和城市,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功能区和“一带一路”倡议下对外开放区域等。
中部地区崛起成效较大,目前仍然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同时,中小城市更是成为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城乡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重心。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强化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提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主体功能区区域体系,要求经济开发布局生态化,优化“三生”空间结构。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三)区域干预政策的范围和手段
区域干预政策的范围包括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政策,主要指引导要素市场对特定区域的倾斜政策。如人力、土地、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特定区域倾斜的区域政策(两种或多种倾斜方式)。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主要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从根本制度上解决贫困、收入差距扩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区域干预政策的手段,指国家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进行调控。如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医疗、教育、社保和社区等)、特定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特定地区和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服务等。
总之,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