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类社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看起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社会历史现象背后究竟有无规律可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既是“终极之问”,更是“历史之谜”。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证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历史的发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而是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出现了哪些“金句”?跟着有理君一起来看看吧。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我们依然要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要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学习的目的,就是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我们要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发展,否则往往会出现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问题。
——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这种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显示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历史性课题,也都是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果。
——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哲学尽管诞生在一个半世纪之前,但由于它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