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人民群众焕发的民族自豪感,所体现的空前凝聚力,在彰显中国人民日益强大的心气、胆气和豪气的同时,也必将转化为“中国之治”宏大、深邃的能量支持。
中国故事讲述得好坏、是否有成效,关系到“中国之治”能否唤起广泛共鸣,能否植根人心,并持续生长、强壮。
在技术支持及时、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多样、传播模式创新基础上,努力为“中国之治”提供全面的舆论导向和环境支持。
从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发展潮流中中国的“赶场”,到八九十年代我们的“在场”,再到21世纪对国际经济颓势的“补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上下一心,不断探索,砥砺前行,发展到现在,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有底气,也有志气走自己的路。当前,走在“强起来”路上的中国人民,应有足够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沉下心来继续建设发展,坚定方向、稳步前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逢其时。《决定》一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予以全面梳理、定型;另一方面,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彰显并实现“中国之治”。
《决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繁荣,是关系到凝聚力量,推动和保障“中国之治”的重要基础。如何认识并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把握:
一、文化自信可为“中国之治”赋能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绵延至今依然璀璨的中华文明,文化内蓄深厚,这是我们文化的内核与底座,是文化自信的深刻来源与雄浑底气。世代中国人用智慧和汗水建设民族文化并不断传承创新,为中国进步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文化基因强壮,这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生长力,使我们的文化自信与生俱来、从容自在。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发展前景广阔。从发展看进步,从前行看趋势,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不仅是愿望,还是渐进接近的现实,这是文化自信的成果和表达。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盛典中,广大人民群众焕发的民族自豪感,所体现的空前凝聚力,在彰显中国人民日益强大的心气、胆气和豪气的同时,也必将转化为“中国之治”宏大、深邃的能量支持。
二、先进文化可为“中国之治”助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深深烙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定印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齐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奋进过程中,展现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实践,逐步成熟的中国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新貌。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上生长,在时代洗礼中枝繁,在革命志士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的礼祭中叶茂,在无数先辈为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前赴后继、忘我付出中成就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之治”的文化土壤。
三、中国故事可为“中国之治”植根
中国人、中国事,中国思想、中国道路……我们有足够丰富的故事元素,也有太多可供表达、讲述的情愫,但如何在坚守中国立场的前提下,有方法、有针对性、有力量地讲好中国故事,使国际国内受众乐于接受并主动传播,以至形成有生长力的文化软实力、社会影响力,是必须更加重视、着力进行的工作内容。
其间,作为“中国之治”的生动讲述,“中国故事”是否能感人、动人,直至影响人、振奋人,起码有四个维度:一需要“人真”——讲述故事的人和被讲述的人的真实可信;二“情挚”——如果没有投入真挚的情感,也必然唤不起阅读、收看中国故事的受众的情感;三“事专”———遵循故事讲述、传播的规律,精准把握受众的接受兴趣;四“理正”———用符合党和国家战略定位,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符合人的接受逻辑等规则,理直气壮、气定神闲地“讲”。中国故事讲述得好坏、是否有成效,关系到“中国之治”能否唤起广泛共鸣,能否植根人心,并持续生长、强壮。
四、主流话语可为“中国之治”引航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面对当今世界更加复杂的形势,中国社会要继续走得稳定、走得长远、走向胜利,需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团结一心、戮力同行。而舆论工作则需要站位在更高远、更宽广的中国社会发展全局上,科学、专业、高效地搭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传播的立体构架,形成主流话语的覆盖面、深入度和影响力,这对“中国之治”的作为及成效,会起到辅助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主流媒体的话语构建力,宣传机构的舆论引导力,以及政府在传媒变革中的应对力,我们需要以主流话语贯穿和整合线上线下舆论场,在技术支持及时、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多样、传播模式创新基础上,努力为“中国之治”提供全面的舆论导向和环境支持。
我认为,一个人、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不断走向胜利,要有信仰的力量,并且全力投入,无畏而纯粹。我们有幸置身、伴行“中国之治”的征程,需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为“中国之治”提供坚实助力、奋力担当。
(作者为: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