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救援理念,既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度,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又抓好“扁平化”管理,防止出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脑梗阻”“中梗阻”和“高反”等问题,真正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效运转、务实管用。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系统谋划,总体推进,标本兼治,务求实效。
要建立统分结合、职责清晰、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状态的管理,既需要面对疫情走向的不明性、疫情危害的严重性、疫情影响的关联性、疫情处置的难控性等现实挑战,必须打好防控处置战;又需要面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交织共振等舆情质疑,必须打好舆论处置战;还需要面对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之前存在的条块分割、区域分治、军地联动以及法治不健全耦合度不够等限制,必须打好总体战。打好这些硬仗,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解决应急公共卫生管理部门组织架构重建,实现机构职能调整这个“面”上的问题,还要在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军地联动上下功夫,致力发生“化学反应”。要发挥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和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形成整体合力。要树立和发挥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部门的专业权威和优势,针对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及时调度资源,有效管控可能出现的次生、衍生和耦合叠加等应急风险。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救援理念,既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度,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又抓好“扁平化”管理,防止出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中的“脑梗阻”“中梗阻”和“高反”等问题,真正使公共卫生应急管理高效运转、务实管用。
要建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必须树立“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的理念,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一分事前预防胜过十分事后治疗。要在“防”字上下功夫,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小病酿成大疫。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公共卫生风险动态排查、无缝监测、科学评估和及时预警,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要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要在“救”字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要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原则抢救病患人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到公共卫生应急处置的全过程、全环节、全周期。要在“戒”字上下功夫,既要及时科学有效地进行公共卫生应急救治,又要通过沙盘推演等形式,优化应急方案、应急平台与应急物资保障措施,还要建立健全事后调查评估制度,依纪依法追究相关当事方、责任人的责任。
要建立法规标准健全、科技深度运用、社会广泛参与、政策保障有力的支撑保障体系。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战时如何救、紧急如何援等方法论、战术性问题,更涉及平时如何防、后方如何保等保障性、战略性问题。要坚持依法管理。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处置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要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要以信息化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现代化。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资源调配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要筑牢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部位和基层社区的管理,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实现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的有机结合。要加强政策保障支持。健全重大疾病风险排查制度、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要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要加强应急场所建设力度,建设就近调配、快速行动、有序救援的区域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中心。要大力培养公共卫生应急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培养医疗救护、科研攻关、基础预防等专业人才,综合发挥“国家队”“专业队”和“地方军”作用,打造尖刀和拳头力量,让“最美逆行者”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的力量。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