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意识,完善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0年03月24日 13:44:51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张惠远 张强 胡旭珺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野生动物保护与监管、消费文化、生活方式及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进一步凸显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社会强大的生态文明共识加快凝聚

  一是疫情增强了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民意共鸣。疫情的暴发,点燃了社会大众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热情,引发对乱捕滥杀和食用野生动物行为的强烈谴责,也促使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的问题。近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疫情发生之后,人们对“野生动物”的搜索和关注度达到了历史峰值。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多家环保组织开展的调查显示,79%以上的人不赞成使用野生动物制品,94.8%的人赞成取缔野味集市和野味饭馆,97.4%的人支持全面禁止买卖野生动物和制品。这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民意基础。

  二是疫情再次引发学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烈呼声。疫情发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专业视角,对疫情蔓延的深层生态原因、现实生态治理问题进行解析探讨,再次发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呼声。全国政协委员李景虹院士等向全国政协递交了《关于尽快修改完善立法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建议》。许智宏、方精云等19名院士学者联名呼吁,杜绝野生动物非法食用和交易,将此次危机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保护生态和公共安全的行动。陈国强院士等专家撰文指出,生态文明理念缺位,野生动物市场监管乏力,是疫情暴露出的重大问题之一。此外,很多专家学者也从哲学、文化层面指出,应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吁提升生态道德素养水平,树立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

  三是疫情推动国家加快完善生物安全体系的坚定行动。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要求,要加强法律实施,加强法治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抓紧出台生物安全法等法律。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时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这些都再次表明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薄弱环节增强意识和行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生态文明顶层设计日益完善,“四梁八柱”制度体系基本确立并有序推进,水、气、土等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工业、农业等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形成了从理念到制度到实践的一系列成就。此次疫情反映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依然认识不够深刻。尽管生态文明理念已经在全社会得到高度认同,但仍有一些人存在片面认识。从历史上的欧洲鼠疫,到近年发生的禽流感、SARS、埃博拉,再到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有大量传染病完成从动物到人类的跨越传播。野生动物尽管携带大量病毒,但始终与人类保持着“安全距离”,病毒的传播和扩散与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金钱欲望、猎奇炫耀心理,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非法交易以及食用陋习等密切相关。部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缺位,打破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生态文明从意识到行动仍有差距。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五位一体统筹推进,需要政府、公众、企业多方参与。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但与其他方面相比,我国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仍有薄弱之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呈现“认同度高、知晓度低、践行度不够”的状态,相较公众对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高度认同,实际践行度仅为60.1%。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陋习难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等行为难禁止,城乡环境脏乱差现象等依然突出,漠视生态、破坏生态的行为也屡见不鲜。而脏乱差的环境、不文明的习惯与行为,不仅对自然造成伤害,也为病毒传播提供了载体和温床,最终都会伤害人类自身。社会文明差距、公众自觉参与不足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短板。

  三是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和建设能力尚需进一步强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建设进行了再部署,疫情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注脚。此次疫情中成为焦点的华南海鲜市场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环境脏乱。中国疾控中心在从华南海鲜市场采集的585份环境样本中就检测到33份含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品。一方面,这暴露出城市日常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盲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监管能力的缺乏,本次疫情监管的重点之一,野生动物交易,涉及前端的养殖捕猎、后端的食用消费环节,产业链条长、环节众多、交易隐蔽,相较于庞大的交易市场和巨大的交易量,监管执法人员编制不足、执法手段有限、技术手段单一。更为重要的是,此次疫情暴露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亟须加强。

  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和建设能力现代化

  此次疫情充分体现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也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共识和有利的社会氛围。同时,还必须看到,疫情形成的有利条件也存在不稳定性和渐衰性,必须趁热打铁,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情形再次出现。要沿着中央制定的顶层设计路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既定工作,利用此次疫情提供的契机,加强研究,加快补齐短板,提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和建设能力现代化。

  一是加快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一方面,针对此次疫情,加快现行法律的制修订工作,重点做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修订工作,加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维护生物安全,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另一方面,从建立现代化生态文明法治体系角度,建议全国人大结合此次疫情暴露的法治不足,针对生态文明法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快开展专题研究,完善立法规划,加强对我国生态文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梳理完善、查缺补漏。尤其是针对生态文明意识、行动不足,加快推进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法律制度建设,以法治力量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首先,加强源头防控,加快建立陆海统筹、天地一体的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特别要加强对生物安全、生态安全、环境风险的监测和预警,利用自动监测设施和预警技术及时捕捉风险发生的苗头,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异常变化实现“早判断、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其次,加大科技投入,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加强对生态环境风险、灾害、突发事件的产生机理、防控技术、重要装备的研发,通过科技手段保障应对突发性生态环境事件和重大生物安全事件的能力,提高科学防范未知风险的水平。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落实各方监管治理责任。围绕疫情暴露的问题,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政策体系,落实各类主体责任。其中,特别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全民行动体系建设,研究在国家层面推行个人、企事业单位的生态账户,将公民日常绿色消费、绿色生活以及企事业单位绿色设计、生产、办公等纳入体系,并建立与之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建设生态社会,形成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良性互动。同时,进一步理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体制、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为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深入开展国家层面的生态文明示范活动,产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尾效应”。一方面,从小处入手、点滴做起,推动形成时时、事事、处处、人人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汇聚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要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长期性,持续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生活行为的普及推广。生态环境部推动的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创建在推动全社会共建共享方面,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效果和经验。建议进一步提高创建层次,扩大示范建设范围、优化建设布局,以持续深入推进示范建设为抓手,引导全体国民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中心

标签 - 生态安全,生态治理,生态社会
网站编辑 - 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