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控疫情的背景下,精准实施心理疏导与干预是不可缺少的“降压药”和“安全阀”。要主动做好心理疏导,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确诊人员、隔离人员和病人家属;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统筹安排轮休,加强心理疏导;要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干预,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等服务。
涉及四类“心理困难群体”
做好社会心理服务,加强人文关怀,对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在社区层面,主要涉及四类“心理困难群体”:
一是疫情患者群体,包括新冠肺炎感染者及其家属。
他们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身体折磨、心理煎熬,还要面对失去家人的痛苦乃至社会歧视。常见的精神障碍有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社区层面对这一群体要给予特殊照顾,适时开展与伤害相关的风险评估,必要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二是疫情重点地区的居民。
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身体健康,但可能会变得更加恐慌,甚至寝食难安。尤其是被隔离人员不能外出,对生活的控制感降低,容易对外界产生抵触心理。如果相关部门或区域的防控措施不当,容易引发集体不满。为此,要从整体防控的角度出发,筛选和增派更多有责任心、有爱心、有耐心的干部,调动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团队的力量,加强信息收集和反馈,以便动态回应和调整各项政策。
三是基础困难群体。
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社区可通过组织建立邻里关爱支持系统,以结对帮扶形式,及时给予这一群体生活关照和心理关爱。
四是基层干部群体。
抗疫一线是干部的锻炼场,也是干部的大考场。身心疲惫加上焦虑,对干部个人、对基层防控工作都是不小的隐患。上级领导要及时了解情况,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开展谈心谈话、疏导不良情绪,安排好常态化换岗机制。
设置社会心理复原中心
精准实施心理疏导与干预,需要进一步发挥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功能,推动专业心理援助平台与基层社区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供需匹配、高效协作,当务之急是强化资源共享机制和快速联动响应机制。
为此,建议将心理援助队伍资源、需求信息收集工作、社会心态预警与响应机制等纳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体系。根据防控工作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干预工作重点。一线干部要增强对社会负面情绪的感知力,做到记录在案、心中有数,经常分析研判群众情绪和心态的变化,做好沟通和疏导。
同时,重点地区有必要建立“心理困难群体”档案,以便长期提供社会心理服务。需注意的是,由于一些人可能对心理援助存有偏见,有必要注重宣传方式,切实体现关心关爱,避免被误认为是“贴标签”。
疫情之后的社会心理复原,是一个长期的重大课题。借鉴国际经验,有必要在重点地区设置社会心理复原中心,深入社区、学校、单位等开展心理辅导、科普讲座、互助活动等,重建安全感和信任感。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干部素质测评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主任)